第六百章 非友即敵[第1頁/共4頁]

漢七十七年,六月上旬。

精美的武備,優渥的軍餉,剽悍武勇的鐵血軍魂,公道完美的誇獎和撫卹軌製,再加上百姓的崇拜欽慕,才氣支撐起攻無不克的百戰雄師,付與漢軍將士勇往無前的力量。

天子,皇後,兩位公主,大行令,衛尉卿,太常卿,此等出行陣容,禁衛豈敢有半分懶惰,殿內裡郎將倉素親領麾下三千郎衛隨扈,外加五千羽林衛,連帶虎賁騎營的兩萬虎賁衛也傾巢而出,浩浩大蕩的保護著帝後南下。

弩炮隆隆中,行人令季籍率大漢使團登岸,悍不畏死的前去注輦都城歐賴宇爾城,隻為向注輦國君呈遞大漢國書。

固然,常駐大漢帝都為使臣,對他們是個肥差美差,畢竟漢都之敷裕,漢物之精彩,皆非外邦可比,然出使大漢也是個不輕省差事,掌外邦事件的大行府屬官大多態度倔強,看似禮數全麵,然凡是觸及大漢好處,端是寸步不讓,使得各國使臣非常憋屈。

到得三伏,太上皇和天子都帶著自家婆娘離京避暑去了,無官位在身的貴爵勳貴們更是早已分開悶熱得如同蒸籠般長安城。

倒非他們不愛國,更不是想叛國投奔大漢,隻因他們本國的君臣亦多是這般設法,大漢征服西域已足足十二載,傳承長遠的西域大國早已儘數毀滅,取而代之的是百餘城邦小國,各國國君皆是在漢廷攙扶下才得以登基的。

在諸多外邦使臣中,倒是西域諸國的使臣過得最為安閒,啟事無他,早已認清了本身職位,以大漢藩屬之臣自居了。

但是,將劉典剝光拋下湖中,劉氏後輩們卻反是更愁悶了,這廝不但樣貌漂亮,那身白淨如玉的膚色更是晃眼,不管曬脫多少層皮,還是瓷白如此,不似世人般皆曬成焦炭般,真真氣人得緊。

即便是武風昌隆的大漢,在未麵對亡國滅種之禍的承平光陰,天子劉徹也極難要求漢軍將士無慾無求的為國捐軀,畢竟這實在是有違人道的。

老劉家是大漢皇室不錯,然浩繁世家大族合力擇出的優良後輩竟是比不過劉氏後輩,這說不疇昔的,尤是大漢鐵血尚武,軍武世家浩繁,在騎術上輸得如此慘,的確是將祖輩父輩的臉麵都丟儘了。

西域諸國比諸多漢郡承擔了更重的賦稅和徭役,卻從未獲得大漢郡縣所享有的諸般好處。

即便在這炎炎驕陽下,亦是讓人脊背直冒盜汗。

太子殿下如果下水後,卻再上不來,他們的身家性命也就算完整交代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