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穀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秦國據此雄關,退可閉守關中,進可逐鹿中原,故能橫掃六合,定鼎天下,故我大漢亦定都關中。”
劉徹環顧群臣,謔笑道:“孤王也不逼迫你等,不過有言在先,不肯捐輸的,今後可彆悔怨!”
丞相袁盎率先出列,躬身問道:“敢問殿下,為何又要興建新城?”
群臣們皆是深覺得然,巴蜀這等地形,端是易守難攻,卻也必定巴蜀不宜定都立國,不然極易被困死此中,霸業難成。
群臣頜首:“天然要建!”
老宗正劉通聽罷,由衷道:“興建武威城和西寧城乃是福澤先人的大功德,必是要建。老夫願傾儘家業,捐輸國庫,以資建城所需!”
劉通是劉氏宗室的砥石,更是大漢朝堂的定海神針,有他坐鎮,鮮少有朝臣敢真正作妖。
劉徹用竹枝在輿圖上描畫,緩緩講授道:“兩條狹長通道位於祁連山脈南北兩側,祁連山北麵的通道即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北臨騰格裡大漠,南依祁連山,而焉支山恰是祁連山的分支,故而我大漢在焉支山北興建武威城,便是為了扼守住河西走廊的東側咽喉。”
劉徹頓了頓,笑問群臣道:“若執捐輸憑據可往西寧城兌換仆從,每捐輸千萬,可兌千頭仆從,諸位覺得如何?”
劉徹頗是對勁朝臣們的智商水準,想來也不消耗太多口水,腔調都不由輕巧了幾分,持續道:“此處為陰山,描畫其上的齒狀線條皆為長城關牆。”
朝臣們聞言,皆是滿心無法,老宗正都這般說了,莫非他們還可反對麼?
大農令曹欒自是會算這賬,曉得興建西寧城是劃得來的,但他仍但願再緩些光陰。
“本日時候未幾,明日孤王會將此屏風放在中心官署,並遣人常候其側,以便隨時為諸位講授,可好?”
社稷山川圖!
大漢朝臣們感覺太子殿下瘋了,武威城尚未建成,又想著要建甚麼西寧城。
“殿下此舉大善!”
“自古以來,關中和中原皆曾戰亂幾次,唯有巴蜀之地鮮少被烽火涉及,不過是是以地群山環顧,雄師難以入蜀。”
群臣能混到朝堂大員,自非蠢的,且過往也是曾見過山川圖,隻是遠不如此圖邃密和完整罷了,故而皆是輕鬆體味,紛繁頜首。
“西海側畔及祁連山南為諸羌和月氏僅存的駐牧地,兩族部眾遠超百萬。西寧城興建時,必得安排守軍,以防蠻夷進犯,但守軍亦不能白吃糧餉,總要到諸羌和月氏打些草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