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侵擾朝鮮[第1頁/共4頁]

朝鮮群臣皆是出言製止,他們不是冇和遊牧民族交過手,北邊的夫餘國也經常派騎射南下擾亂,朝鮮皆是仗著城池死守,幾近從未與多量馬隊在田野決鬥。

遼東的氣候遠較中原酷寒,每歲到得三月雪融,農夫方纔下田初耕。

旁的守卒紛繁應和道:“可不是麼,遼東邊塞多是依山傍水,城堅池深,又冇法從旁繞路,即便朝鮮蠻子有百萬雄師,每次也最多派個兩三千人攻城,哪能攻得下?”

險讀塞不大,遼東都尉領著兩萬守軍鎮守就已塞得滿滿鐺鐺,周邊依山而建的長城關牆上,很多駐守烽燧的大漢將士蹲在垛口吃著乾糧,對著山下正在強攻塞城的朝鮮兵卒指指導點。

老守卒不過隨口扯談,卻不料自個倒還真是說準小半。

遼東郡的郡治為襄平城,即後代的遼陽,而衛氏朝鮮的都城王儉城則為後代平壤,朝鮮的北邊為夫餘國,約莫在黑龍江省的東南部。

衛右渠即位不久,又是年青氣盛,朝局未穩之際,必生奉承恭維的佞臣。見得大王滿臉不甘之色,便有臣子發起,無妨學漢人的戰法,來個圍魏救趙甚麼的。

後代的東北那片肥饒的黑地盤,竟還贍養不了數十萬百姓,不知之前的遼東官吏是如何管理的?

李廣接到的軍令是領著三萬細柳向東燒殺擄掠,見到大海便繞道南下,作勢佯攻王儉城,待得朝鮮集結雄師抵抗,便可向西回返。

現在天子體恤百姓,詔令官府張貼榜文,過往被逼無法的盜匪除卻罪大惡極者,皆可既往不咎,重新冊籍為民,支付粟種和耕具,與平常百姓般以六十稅一的昂貴田稅佃租官田。

實在這詔令的結果遠比劉徹預期的還要好的多,很多之前為求生而不得不入山下海的盜匪,紛繁返回故鄉,前去官府重新冊籍為民。

客歲入冬後,朝廷往遼東運送了很多糧草,施助那些遭受雪災的遼東百姓。待得開春,官府又是供應了很多粟種和耕具,使得遼東不至如往年般呈現些避禍的哀鴻。

劉徹分外悔怨,如果郅都領軍,應是能臨機定奪,掌控這等天賜良機的。至於李廣,怕是希冀不上的。

朝鮮群臣雖多是逃亡之民的後嗣,鮮少端莊讀過中原兵法,可還是有腦筋復甦的,忙是出言駁斥,依漢人戰法,十倍圍之,方能全爭;五倍攻之,方保必勝。

衛右渠大手一揮,讓群臣不必再議,他本日便領軍撻伐漢國遼東,讓漢人曉得朝鮮並非可隨便拿捏的軟柿子。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