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起兵的那段時候,趁著官府的忽視怠慢,以及駐軍的分離,在趙弘殷變更兵馬,彈壓東麵亂事之時,亂軍就如王順的名字普通,順風順水,囊括諸縣,無可反對。各縣官府,隻能斂民以自守,渭河平原,成了亂軍馳騁的膏壤。
沉默,又是沉默。還是一名賊首,望著王順:“將軍,不管如何樣,你做個決定,是死是活,我們都跟著你!”
此言一落,在場的人都被懾住了,方生起的投降動機,敏捷被掐滅。王順的話,很有事理。
“要不,還是儘快逃離薛祿鎮吧!”有人建議。
不過,幾千人的亂軍,屯於其間,顯得非常擁堵,混亂。士氣降落,民氣喪亂,若不是有那些蜀卒彈壓,賊軍本身都散了。而還能維繫著軍隊,以抗官軍的原因,隻在於一個求生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