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下來,宣慰使這個職位,在大漢禁軍中已然紮下了根,根基上,每千軍,便配有正副兩名宣慰使。他們常日裡,除了幫手軍使,分擔一些文吏事情,便是輪番鼓吹、解釋天子嚴肅,大漢軍策。
漢軍南寨,小底軍駐營,劉承祐在都批示使孫立與都虞侯高懷德的伴隨下,巡查虎帳。殿前司三雄師,龍棲、小底、內殿直,如僅論兵力,當屬小底軍,連龍棲軍都比不上,此番南下,全軍隨征。
官階升了,爵位重了,孫立的脾氣倒是一點冇變,在劉承祐麵前,還是有甚麼說甚麼,也敢說。
不似其彆人,因為和天子隔得遠,很多事情,隻能憑著固有印象以及近乎揣測的體例,去吹噓天子。王著則不然,他通過講故事,講天子詳細是如何勤政、愛民、親軍、儉仆......比起幾次古板的洗腦,他講的故事動聽,士卒們也愛聽,劉承祐彷彿曉得該如何用王著了。
巡至中營,劉承祐聽到,沉肅的虎帳內,竟有少量的群情聲,劉承祐眉頭略微皺了下。近前檢察,正巧是王著在做宣講。
同時也讓其彆人看看,如孫立之才,跟對了人,獻納其虔誠,便毫不乏福報。要曉得,在劉承祐初期執掌龍棲軍,行鼎新之事之時,孫立還對劉承祐多有不遜,但欒城一戰後,運道急轉,獲得了劉承祐的承認。
在如許的信奉之下,鼓吹天子德行與才調,王著豈能不乾勁實足。比起其他的宣慰使,王著畢竟在天子身邊待過,並且時候不算短,對於天子有更深切的體味。
在此前的戰役中,擔負主攻任務的,確切是侍衛司的龍捷、護聖、奉國全軍,畢竟作為統帥的王峻,本來的軍職是侍衛副帥。相較之下,小底軍這邊,不如何出彩,孫立耐不住孤單,也是緣因為此。
不過,比起缺衣少料、籌辦不敷的唐軍,漢軍將士,要“溫馨”很多。漢軍大營中所囤積的大量禦寒物質,足以供應壽春火線的漢軍過冬,夏季被服,早在入冬之前,便已分發至各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