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撫遠之戰”[第4頁/共4頁]

但是,還價還價嘛,總要讓朝廷聽到他們的聲音,曉得他們的設法。像安東那樣,他們不敢苛求,但其他處所,還是有些籌議的餘地。

比起安東,安南運營更久,固然地處偏僻,但那邊非論是氣候、環境,還是土著的馴化題目,都較著要好過安東。

這是有常例的,在每年上元節假後,朝廷這邊都會有近似的政治活動,隻不過參與切磋的都是各地進京的上計大臣,他們首要的任務是彙報,是接管查問質詢,分量在處所上很重,但在都城可就輕了。

對於邊地的開辟,大漢向來冇有放棄過,但從冇有任何一個處所,能達到安東地區的程度。這此中,最首要的身分,就是朝廷在政策上的寬鬆限定,包涵對待,其他處所,冇有如許的投入,也冇有如許的虐待。

此中,爭辯得最鼓勵的,毫無疑問,屬於每年處所稅賦儲存題目。不但一個道司提出,每年兩成的稅額,實在太少,已經不敷本地行政支出,乃至有些影響到處所的行政運轉。

固然大漢現在處於一種高度中心集權的狀況中,但這並不料味著處所對中樞就完整昂首帖耳了,道司大吏們,常常都是大權在握,國度在趨於和安穩定的環境下,處所大吏們的權威一樣也更加穩固。

在儲存稅收這事上,是中樞與處所之間最關頭的一處衝突,而麵對這些來自處所上的聲音,劉暘與趙普也是感到了一些壓力。

是以,時至現在,朝廷中樞的權威仍舊安穩不成擺盪,但封疆大吏們,老是不免要“抵擋”一下。

是以,趙普是代表朝廷,停止了倔強的駁斥。一樣是從處所上曆練出來入朝拜相的狠角色,趙普屁股底下可不虛,對處所的環境也有深切而透辟的體味。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