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珍是冇見過劉天子的,固然是劉光義的侄子,但明顯也冇阿誰資格,但是現在,貳內心卻不由感慨,秦王殿下都如此高深莫測了,那天子又是多麼的嚴肅......
看著劉永珍,劉煦道:“陛下曾與我閒談,說全部國度就是一筆大賬,賬目不清,那國度就要亂了。你敖萊城雖小,但事理是一樣的!”
鎮將府堂間,儘是檀卷翻閱動靜,伴跟著的是始終不斷的算珠撥打聲,隨劉煦東巡而來的僚屬們正對敖萊城的各種籍冊賬目停止盤問查對。
順著劉煦的目光,看到本身麵前的茶杯,幾近不假思考,劉永珍拿起杯子就往嘴裡灌,乃至連茶葉也一併嚼巴入肚。
見其有些坐立難安,劉煦輕聲道:“劉鎮將何故如此魂不守舍?”
耿繼忠,明顯是耿氏家屬的後輩,是劉煦孃舅耿重恩的小兒子,也是劉煦的表弟。不得不說,非論甚麼時候,劉煦所能依托的,也隻要母家耿氏以及妻家白氏兩大師族了,而秦王這麵大旗之下,也隻要這兩個家屬是最可靠的。
“是!殿下說得是,下官必然服膺殿下教誨!”劉永珍趕快表態。
劉煦問得雲淡風輕,劉永珍卻麵紅耳赤,支吾了下,低聲解釋道:“回殿下,這是臣的不對。隻是,敖萊城小民寡,更冇有甚麼善於算計的計吏......”
“如何樣?”劉煦問道。
劉煦看著他:“還要辛苦你一下,把敖萊守兵什長以上軍官調集起來,早晨我同他們吃一頓飯,在這窮僻之地戍防治安,保境安民,實在辛苦,我這做都督的,也該代朝廷,加以安撫!”
從安東都督府的設立開端,到劉煦在安東大刀闊斧的施政行動,這裡始終伴跟著各種爭辯與非議,朝廷中天然不乏遠見高見之人,早早就有人指出此中的隱憂,以為安東都督權力過大,要加以限定,起碼要把戍軍的統領權從都督府剝離出來,隻是劉天子耽於私交,又或是考慮到東北的實際環境,不予采取罷了......
劉煦把手一攤,耿繼忠趕快把一段扼要陳述遞上,稍作翻閱,劉煦笑著看向劉永珍,態度暖和道:“如何連糧食收支的賬目,都做得不清不楚啊?”
耿繼忠看了有些嚴峻的劉永珍一眼,安靜地答道:“回殿下,除了黃金入庫記錄清楚了了以外,其他檔案記錄,都很混亂......”
劉煦是秦王,是劉天子的大兒子,又是安東都督,在安東這個地界,誰還能真正製衡他?再加上,名義上,安東戍軍也是置於都督府的部屬的,作為都督,劉煦略微乾與一些軍事,並不是甚麼困難的事,也冇有人敢獲咎秦王,等閒去指責他乾與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