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趙二為官[第3頁/共3頁]

而在這七年中,除了消弭兵變,安寧臣民,穩固統治外,遼國對外首要辦成了兩件大事。

在高麗收留定安國人後,公然觸怒了遼軍,高勳親身領軍叩邊,一副要打高麗的模樣,畢竟,滅定安國實在冇費甚麼兵力。

高麗如此表示,也不是難以瞭解,隻能說,大漢強大以後,帶給周邊國度的壓力太大了。現在,漢強遼弱的情勢較著,高麗王王昭也不是傻子,當然情願看到遼國能頂住大漢的壓力,他便可安安穩穩做東亞地區的老三,乃至伺隙從中漁利。

這少數人,算是榮幸的,除了旅途艱钜些,但到大漢以後,財產性命獲得了保障,有一居住之地,表示得好,另有入籍的機遇。

如此做法,如此伎倆,豈能瞞得過大漢君臣的眼睛。真正讓劉天子感到憤恚的,是東北傳來動靜,遼國與高麗之間,也開端交通來往了,這可大大觸及了劉天子的底線。

為何與高麗交好,對王昭予以支撐,還不是想在北伐之時,操縱高麗的力量。成果呢,事還冇成,其已露反骨仔賦性了。

作為東亞地區的老邁與老二,相互交界,國境線冗長,漢遼兩邊,也不成能冇有交換,不管是友愛的還是歹意的,兩邊之間,來往可謂密切。

其一就是西征高昌,滅西州回鶻,其戰果前麵已敘,此處不表,結果也很較著,遼國回了一大口血。

漢遼大戰血肉橫飛的場景,曆曆在目,兩邊將士的骸骨,另有露於野者,但是兩國之間,卻在龐大沖突的政治背景下,保持著“友愛”來往。

與西征比擬,彆的一件事,就顯得不那麼轟轟烈烈了。在大漢開寶二年冬,朝廷忙著安定東南吳越兵變之時,遼主耶律璟以東京留守高勳為主帥,出兵滅了占有在厥後花圃的定安國。

最後,兩國冇有打起來,高麗把一部分定安貴族的頭顱斬下,送給高勳,以示誠意。因而,遼軍耀武揚威一番後,判定撤兵,打高麗,他們還冇有阿誰打算。

而對於西域這塊寶地,又實在捨不得,來自西域的財產,近幾年可讓耶律璟豪闊了一番,連犒賞臣子都風雅很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