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郭樞密覲見[第2頁/共3頁]

至此,劉?根基已經接管了去吐蕃的安排,隻不過,心中存在的疑問反而加深了,不便問,也有些不敢問。

略頓,瞥了劉?一眼,見他聽得當真,劉天子又道:“關於駐吐蕃大臣的建構,你和趙普參議計齊截番,隻要在公道範圍,概無不允,屬官從吏,任你而決!

當初劉天子給諸子們看的那張分封圖,可不但是輿圖上的描畫與憧憬,倘若劉天子出了甚麼差池,那張圖便是朝廷在分封事件上最具法理的一項根據。

不過,話還是儘量“收斂”著說,劉天子語氣慢悠悠的:“此一時,彼一時,朝廷當與時俱進,總不能抱著一紙條約過一輩子吧,那豈不是抱殘守缺?

川蕃、滇蕃茶馬貿易之關市稅,從中劃出一部分,作為機構行政運轉經費,詳細分紅,與財務司及二道司構和!

劉?不得不猜想劉天子此舉的企圖,以當下朝廷的政治氛圍,說是要封他為吐蕃王,他是不會有涓滴奇特的。隻是,倘若封到吐蕃,那或許還不如安東、饒樂呢?

劉天子這話裡,彷彿飽含深意,劉?聞言初時微愣,與劉天子對視了一會兒,漸漸明白了。低頭長考,麵色規複安靜,應道:“南洋現在的環境,有些擁堵了,陛下若欲曆練文海,還是讓他去滇南吧......”

你進駐邏些以後,除了持續發揮朝廷的綏靖政策以外,最首要的任務,便是構造起一套吐蕃事件辦理佈局,並闡揚其感化,治不下其民,但那些受了朝廷好處,接管朝廷封賞的土官、頭人,卻要管好,從大漢這裡獲得了好處,就要守朝廷的端方。

要說馬匹、牲口、皮貨等資本,於朝廷而言,從河西、漠南乃至漠北獲得,豈不更加便利?

但是,劉天子彷彿看出了劉?的心機,衝他笑了笑,道:“文海那孩子,朕很喜好,現在也長大成人了,軍校裡待過,軍中表示也不俗,能夠正式開府做事了。

“吐蕃!”劉?嘴裡呢喃了一句,眉頭已然不自發地擰起,眼神不住地往劉天子身上瞥,目光中儘是疑思。

這些年,朕聽得吐蕃這部反叛,那部襲擾,聽得太多了,該做個總結了。既不識時務,那高原再是廣漠,也不留其容身之處!”

對他的安排,朕臨時有兩個設法,一個是和劉昀、劉曉、劉淳他們去南洋,彆的一個是滇南,你是他父親,幫他做個主吧!”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