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出了一點不平常的意味,劉承祐眉頭輕皺:“你說得詳細點!”
顛末作戰的耗損,以及帶足撤兵返程軍民的口糧,還能夠在雲中剩下約二十萬石,作為供應幾支防備邊軍的軍糧。畢竟,轉運到雲中不輕易,冇有船運,此中的耗損華侈,更加嚴峻。劉承祐直接劃四分之一,給宋琪做行政之用,足見支撐。
至於剩下的,如何兜攬百姓,吸惹人丁,就要看你的手腕了,朕不會設阻。朝廷方麵,此後也會適本地停止移民,但不會強迫。此後朝廷流徙之罪犯,起首就往你這邊送!”劉承祐說道。
宋琪這話,提到了一個關頭性的題目,那邊是與遼國的乾係的措置,這也是山陽道最特彆的處所,作為首當其衝的北部邊防要地,這是一道長官不能不考慮的事情。
“這一點,朕也有所考量,已經發文東京,著吏部遴派!”看著宋琪,劉承祐道:“朕能夠向你流露一點動靜,在山陽為官者,此後升遷考比,皆多提一級!”
“衛王北上之時,曾救了一批百姓,有近一萬六千人,雖是老弱婦孺,但都是雲中本地人,朕已命人,將之派遣。郭崇威、石取信出塞,也救回了地兩千多漢人青壯,再加上河東的幾千土穀渾人,朕全都交給你。
朕與柴樞密已經環繞大同府,構建了一條新的防地,由王彥超、郭崇威二將賣力,他們都是軍中老將,才氣出眾,皆負兵略,足以拒敵。
頓時就鬆了口氣,宋琪心中暗道,天子公然還是很賢明的。瞥了他兩眼,劉承祐側過身子,臉上掛著溫暖的笑容:“朕在雲中等你,就是想和你談談山陽道的管理題目。有甚麼困難,有甚麼前提,需求甚麼政策,你固然提!”
天子固然如此承諾,但宋琪也冇有冒然撮要求,而是當真地想了想,說道:“陛下,臣覺得,如欲規複重修,最首要的,是糧食與丁口。聽聞雲中空竭,還望能夠遷徙人丁,以彌補雲中!”
身處的位置分歧,劉承祐看到東西也就不一樣,遵循宋琪的設法,這是在打劫三司的權力,放大點來講,就是處所當局與中樞機構爭權爭利。
“彆的!”說著宋琪又看了劉承祐一眼,有點謹慎地說道:“臣但願,能在邊疆,重開榷場,所獲之利,用作重修事件......”
並且,臣覺得,如欲征服遼國,僅靠軍事戰役,是遠遠不敷的。今漢遼之間,情勢大變,強弱相互易,倘若能通過商賈貿易,互通來往,拉攏一些遼國部族,投奔大漢,將來,一定不能通過內部,崩潰契丹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