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趙普嘛,哪怕就衝著其在汗青中留下的偌大名聲,劉承祐都高看他一眼,與其給事中的官位,就任崇政殿,奉養禦前,參讚軍政。
這段時候,劉承祐操心的是黃河水患,顧慮的是秦鳳戰事。此番,趙普是奉其命,去樞密院察問最新軍情,成果帶來喜信。
梁泉之戰,三萬餘蜀軍,傷亡五千,降一萬兩千,走失無算。蜀將高彥儔受傷被俘,主帥李廷珪與都監趙崇韜率軍突圍,退往馬嶺寨。城中米粟十五萬石及諸倉甲冑、軍器、錢帛,皆為我軍所獲。
“是!”
“......十八日,蜀軍主動反擊,兩路進擊,一起三千卒,進屯白澗,一起五千卒,在蜀將韓繼勳統領下,反擊黃花穀,意欲斷我糧道與後路。
未己,崇政殿上,文武高官齊聚,各自麵露輕鬆,都收到了西南戰事衝破,獲得大捷的動靜。包含李濤、範質等文臣,也都不自禁地有種欣喜,麵上有種釋愁的意態。
至此,鳳州蜀軍五萬餘,悉為我軍所破,鳳州全境,複歸大漢。”
“戰事有成果了?”劉承祐凝眉伸展,看向趙普。
“是!”
能於漫漫汗青中,闖下那般名聲的人,都是每個期間的精英,而趙普彷彿是此中出類拔萃者。並且,在與其交換的過程中,劉承祐發明,此人雖非博學鴻儒,讀書也不求甚解,但思惟敏捷,視野開闊,不墨守陳規,極通權變。
聞問,李、範二人對視一眼,李濤臉上暴露一抹難堪,躬身道:“陛下,臣目光短淺,且杞人憂天,竟欲阻陛下大計,西南大捷。臣慚愧難當,請陛降落罪!”
劉承祐微點頭,目光落在李濤與範質身上,悠然笑問道:“李卿、範卿,此捷報,能夠解二位心中憂愁?愁緒可解?”
“陛下聖明!”二臣躬身長拜。
“好了!”見二臣做出這番姿勢,劉承祐也表示著他的寬宏,悄悄地一抬手:“二卿不必自責,朕曉得,你們也是一心為公,為國度著想。何況,朕素不因言問罪!”
政殿之上,聽完樞密院承旨李處耘的一番報告,群情皆悅,畢竟打了一場敗仗,還是大獲全勝。這段時候以來,以鳳州戰事,久戰無功,糜費頗多,朝臣不免微詞。及至邇來,黃河水患,又有複發征象,以李濤、範質為首的一乾朝臣,連番上表,要求撤還雄師。
入仕不到半年,高低皆知,廟堂之上,又將添一名新貴。
二十二日,我軍順勢追擊,王全斌率興捷軍連戰而破馬嶺寨,王仁贍率所部,繞道而襲固鎮,欲斷蜀軍餘卒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