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成長的王彥升[第1頁/共3頁]

瞟了李濤一眼,問:“臣工們,都是這般設法?”

“中書籌算如何應對?”劉承祐問。

公然,劉承祐聞之即怒:“天災雖則無情,但天災尤其可愛,值此國難,大家皆同心以度時艱,竟有此等狼心狗肺之徒!”

乾祐六年,於大漢王朝而言,確切是個大災年,以水患為甚,範圍龐大,禍害狠惡。大漢境內,東自青、徐,西至丹、慈,南至安、複,北至恒、滄,皆發大水。

“另有一事,燕王趙匡讚上奏,以幽州水情,請朝廷調撥賦稅以援助,治災備遼!”李濤又道,語氣中透暴露少量的不滿。

受災地區,凡十四州府,六十餘縣,哀鴻數十萬。至鄭、滑所奏,固塞決口,也不敷喜了。如劉承祐巡查滑州河塞所期許的那般,滑州境內堤岸葺固,未見決口,但是四境以內,水患之頻發,讓他非常傷神。

言罷,劉承祐卻又不由歎了口氣。似登州這等事情,總歸是難以製止的,總免不了人,知法犯法,趁亂取利,禍國殃民!

算是災報頻傳之下,一個好動靜了,劉承祐下認識地鬆了口氣,仍舊不忘警戒:“下詔徐州府,當再接再厲,不得放鬆!”

“是!”

李濤說:“先觀災情生長,如持續惡化,則以鄧州官倉所儲糧、布,南調援助。襄州等地,承平數年,所積之糧,該當還能再支撐一段時候。”

“與其他地區相較,環境傑出,官民齊奮力,已在節製當中!”李濤答。

對劉承祐的決定,李濤明顯有些不解,不知天子為何會對幽州偏縱,想了想,說道:“陛下,此番海內大水,除各地州府以外,朝廷前後增調錢百五萬緡,糧二十萬石,靡耗甚大,隻怕也有力滿足趙匡讚所請!”

略作沉吟,劉承祐又道:“卿等所慮,朕也能體察忠心。但是,朕有一言,燕王儘忠職守,朕毫不負他!”

“卿等如何看?”劉承祐看著李濤。

“有李穀在,朕可無憂!”劉承祐說。

見劉承祐點了下頭,又道:“真定府、滄、瀛、莫幾州府,經轉運使李穀親身北上,集結賦稅,兼顧治災事件。”

見劉承祐降下這麼一道號令,李濤神采不如何都雅,觀天子那一臉嚴厲的模樣,答允的同時,還是忍不住向他進言:“陛下,臣等所慮,並非無的放矢。還望陛下,有所警戒!”

看李濤那一副耿耿於懷的模樣,劉承祐想了想,說道:“燕王坐鎮幽州這些年,替朝廷抵抗契丹之侵襲,這是實在的功勞。現在,人家一如既往,效順於朝廷,朝廷又豈能妄加猜忌?”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