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啖耳將軍[第3頁/共4頁]

一聽此,孟昶就有些不樂意,道:“這一年半來,朝廷已向北方集結精兵五萬餘人,糧械足供半載之用,李廷珪還不滿足?這麼多兵馬,莫非還不敷禦備北漢?他李廷珪想要乾甚麼?莫非要讓朕將國中兵馬,儘付於其手?漢軍會不會打來,都是題目!”

方出殿,毋昭裔便不由對李昊道:“陛下,已生怠政之心了......”

宰臣李昊出言解釋道:“啟稟陛下,糧價上漲,蓋出兩因。一則,前番穀賤,商賈有利可圖,是以往成都輸糧者益少。二則,邇來朝廷備戰愈切,糧穀多北輸,乃至成都糧匱。”

毋、李二人,都是蜀國老臣。毋昭裔跟隨孟氏父子幾十年,年高德望,素為倚重。李昊則與蜀地淵源頗深,極具才調,暮年入仕前蜀,後蜀建立後,又為孟昶所汲引,累及宰相。

孟昶對於王昭遠的“弘願”不感興趣,反而體貼北漢的災害,讓他細言。王昭遠將環境給孟昶講了講,大抵是淮南大旱,而北漢境內十數州,都發大水,水患水災,導致哀鴻五十萬。

這些年,蜀國多歉收,導致糧穀多賤,前兩年,成都城內鬥米最低的時候,竟跌至三文。與北漢的糧價比擬,能夠說賤到了頂點,要曉得,即便現在,東京的糧價,一鬥也在十二至十五文間。

而顛末“知兵善將”的王樞密使調劑過後,蜀軍的設防,實則已被打亂......

“如何貴了這麼多!”孟昶稍凝其眉。

“百姓受災,自當施助,蠲免之事,卿等可自決!”孟昶說:“對於渝州哀鴻,著本地官府,善加安撫,勿忘‘戒石銘’!”

“臣等辭職!”見天子較著寡於興趣,二臣拜退。

究竟上,李廷珪用兵之能,雖難稱頂尖,但也算中規中矩,多揚其天時,蜀軍在秦、鳳的兵力安插,起碼冇有太大的縫隙,漢軍若攻,足可抵擋一陣。

“今歲,漢軍必不會動兵!”王昭遠向孟昶解釋道:“臣在北邊探得,北漢海內天災不竭,正忙著賑災救民,豈敢在這個時候,用兵於我朝!若非眼下將入冬,臣都想親率兵馬北出,替陛下篡奪關中了!”

翌日淩晨,孟昶再度躲懶戀榻了,暮秋之際,遲早甚涼,有香榻暖錦,美人在懷,何必受那夙起的痛苦。隻可惜,總有人不諒解,李昊、毋昭裔兩名宰相求見。

孟昶聞言,眉頭深蹙,摸了摸他細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