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問,此中一名管事趕快答道:“兩個月前,留縣長調集各大商家,會商修建一座書院,用以教養本地漢家後輩,需求各家出資。這是以雍王殿下的名義,停止修建,因此各家非常主動,小的們籌議過後,便擅作主張,捐了五百貫......”
管事立即稟道:“上月,闍婆國那邊送來了一批玳冒、瑪瑙、珍珠,另有一棵血紅色珊瑚樹,非常珍奇,或可獻與殿下!東麵的勃泥國,也送來了一批上等冰片香......”
管事趕快道:“傳聞縣衙統共募得五千餘貫錢,莫說一座書院,就是十座也能建成......”
良平島自漢人接辦以後,多了幾分次序,但團體還是顯得混亂,處於一種蠻橫生長的態勢。與船埠、貨棧普通,島上的聚居區也都是沿著永濟河漫衍展開,不免混亂,修建整齊不齊,職員龍蛇稠濁。
“不必了!坐!”張宜年手一伸,然後衝幾名管事叮嚀道:“你們先下去,把東西籌辦好!”
不過,越往裡,則越次序井然。自留紹平就任以後,便在島上劃出了一片地區,專供漢人商民落腳居住,其他雜夷製止入內,不時差役巡查,治安天然傑出,也引得一多量南洋漢商紮堆。
“是!小的們辭職!”
“籌辦一些禮品,明日我要去拜訪雍王殿下,但願能見到王駕吧......”張宜年說道。
聞言,張宜年嘴角勾了勾,重點可不在此,關頭在於書院的名字叫“承勳書院”,這替雍王殿下立名立德的事情,再多些又何足惜?
張宜年在良平島,天然也有一棟宅院,占地不算大,隻要十來畝。固然常常跑南洋,也看重良平島優勝的地理位置,但也隻是將之當作一個臨時的落腳點罷了,像張宜年如許的人,根子永久在大陸,在外洋賺取了再多的財產,也還是往海內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