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漢燕聯軍當中,要說同心同德,相親相愛,也是不成能的。這麼多漢軍當中,不免有驕兵悍將,放肆放肆的人,看不起燕軍的,大有人在。對於這類環境,將帥們隻能儘量疏導禁止,但是如有表示過甚的,作為都監的柴榮也是毫不手軟地措置。
因北伐戰役,幽燕百姓蒙受的磨難,或許隻是個開端。而親征以來,劉承祐一起所見,為支撐北伐,朝廷支出的代價,大漢軍民奉獻的捐軀,他這內心,生出了不小憂患認識,那就是,大漢的百姓能夠接受這類級彆的動員多久?又能接受幾次?
見天子說得嚴厲,趙匡讚也表示得非常慎重,拱手應道:“臣必定儘力以赴!不瞞陛下,臣早故意北擊契丹,一雪前恥,隻是礙於氣力不敷,又無陛下詔旨。此番遼軍主動挑釁,陛下奮發豪情,慨然降詔,有誌之士,無不熱血沸騰,主動作戰,殺賊報國!”
“元輔,我們又有兩年未見了吧!”在進城之前,劉承祐讓燕王趙匡讚親登鑾駕,與之說話,連稱呼都變了。
劉承祐的疑思,被幽州城內的喝彩聲所打攪了,驀地驚醒,看向溫馨地坐在一旁的趙匡讚,笑道:“朕一時走神了,卿且包涵!”
就在王府大堂,劉承祐北來,在浩繁將帥的作陪下,起首訪問了幽燕的文武官員。高防就不消多提了,天子故交,委以北方要務的乾臣,這些年聯絡向來冇斷過。
趙匡讚說:“陛下乃百年難遇的聖主明君,多年以來,燕民亦多接受恩澤,豈能不感念之!”
聽其言,劉承祐立即哈哈大笑了兩聲。不是被他的恭維之詞給利誘了,而是對趙匡讚的這類態度對勁。
說著,劉承祐又體貼道:“朕聽聞,七八月間,遼騎殘虐,幽燕軍民,傷亡不小,罹難頗多吧!”
“陛下言重了!陛下所思,必是軍國大事,為了大漢,真真是殫精竭慮,臣敬佩之至!”趙匡讚又吹噓了一句。
“陛下,這些長史宋琪,判官宋雄,都是幽燕俊才,政務民事,法規文籍,多仰賴二人!”
“陛下有此仁愛之心,何愁百姓感念歸心!”聞之,趙匡讚說道:“因契丹人殘暴,肆意殛斃,也激起了百姓的抵當之心,全燕漢民,無不咬牙切齒,支撐大漢北伐遼國!”
聞言,趙匡讚悄悄點頭,應道:“大戰期近,重兵雲集,肅殺之氣,遍及全城,臣等豈會逼迫百姓,以充場麵。這些士民,該當都是得知天子法駕臨幸,自發前來迎候陛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