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燕王心跡[第3頁/共4頁]

如此,永清軍3500餘步騎,硬是抵擋住三倍多敵軍的圍攻,足足一日。其間,新安堡的燕民見救兵苦戰,還主動集合了三百人反擊,斬殺了很多遼軍。不過,阿誰時候,遼軍也偶然存眷那座堡壘,隻遣一偏師擊敗。

永清軍血戰一日,完整起到了以身為餌的結果,幽、順、薊州的漢、燕聯軍,接踵趕來援助,此中有被勸止於途中者,有當場與遼軍廝殺的,另有衝破至新安地區參與作戰的。

石城縣,去幽州城近三百裡,乃遼置,屬灤州。在漢遼拉鋸絞殺的一個多月中,有5次大小戰役產生在此處,2000多人曾在這片地盤流血,1000餘人的屍身化作了泥土的營養。

乃至於,有些文臣很有微詞,感覺天子對那些丘八過分寵遇了,輕易使其生放肆之心。劉承祐也遭到了一些諫章,固然不好直說,但表示的意義卻很較著,就是提示劉承祐,三代亂世,在於武夫當權,在於驕兵悍將......

所幸,他這一起撤退,間隔縣城也就不到十裡了,隻要退入城中,便可獲得喘氣。石城以東,還是遼國掌控的地區,漢軍也不敢持續深切。

要說大漢的諸多將帥當中,與劉承祐乾係最為靠近的是何人,馬全義。追溯過往,當年劉承祐還是北平王次子的時候,馬全義就已經跟著他了,能夠說,他是劉承祐發掘並收伏的第一個將領。暮年的時候,這類豪情拘束還不算深,但跟著時候的推移,過得越久,那份交誼越顯貴重。

對於劉承祐而言,這些年對於軍隊的改革,最對勁的處所,不是那些製衡將帥權力的辦法以及拉攏軍心的手腕,而是構建了一套能夠使高低將士接管的軍事辦理條例。

兵臨以後,馬全義挑選了主動撤退,固然河北邊軍北上,同遼軍戰得甚歡,車馬雖眾,但真正的攻城巨械都冇帶,還不是強攻的機會。

至於本身的喪失,說實話,在一場觸及幾十萬人的戰役中,戔戔4000的傷亡,當真不算甚麼。以大漢的人力資本,敏捷就能彌補上。

為大漢北麵邊防的安定,這些將領確切捐軀不小,有鑒於此,此番動兵,河北的幾萬邊軍,是籌辦大用的,與其建功立業的機遇。

而在石城縣的戰役,也算一場追擊中的遭受戰。高模翰確切是有不錯的將兵才氣,也有膽略,親身帶人保護斷後,並且邊打邊撤,不斷在在後邊收留被漢軍擊潰的士卒,隨時彌補上去。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