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太高行周的遺表,劉承祐神情凝重地瀏覽完,欣然哀歎:“朕失一長輩,大漢失一柱國啊!”
點了點頭,劉承祐說道:“自河東所選之卒,殿前、侍衛兩司,已檢閱之,皆精乾之士,未有濫莠,可直接彌補諸軍!朕已決定,三今後親身檢閱,你為檢閱批示!”
劉承祐朝張德鈞表示了下,讓他領趙匡胤退殿,並安排犒賞事件。
“臣謝恩!”趙匡胤起家,拜倒。
劉承祐不由多掃了趙匡胤幾眼,略作思忖,問:“你到晉北全軍一巡,定襄、寧化、保寧全軍,可否抵當契丹?”
未己,殿侍通報,高懷德求見,詔宣。
趙匡胤點頭,解釋說:“陛下曲解了。臣當初幼年,浮滑無知,至王都批示使麾下,即求取軍校一職。試想,當時臣少不更事,既知名聲,又未展其才,豈能厥後居上,參軍校任起。王都批示使不納,也是道理當中的事,臣豈會以此怨之。
“看來,你此番北邊一行,所獲不匪啊!”劉承祐歎道:“那耶律撻烈,楊業在京之時,也和朕說過,確是不俗。契丹雖屬胡寇,其勢興揚,稱霸北域數十載,治下確有能臣良將啊!如欲北伐,複取國土,想來也不易啊!”
觀其行,聽其言,若說趙匡胤有甚麼狼子野心,劉承祐是不信的,起碼以他現在的眼力,一點都看不出來。
“陛下體貼至此,臣感激涕零,唯儘忠以報!”趙匡胤再拜,觀其神采,內心打動,彷彿,無以複加。
高懷德入內,立即就抓住了劉承祐的目光,隻見其頭纏白巾,雙眼通紅,見到劉承祐,即拜倒,六尺男人,泣聲道:“陛下,家父去了!”
“此事,河東佈政使司,當有細報!”趙匡胤下認識地謹慎了些,答道:“不過,就臣所知,進京將士,每人家裡,官府都已按恩製,發放地盤、耕具、耕牛。範相公責令各地官府,謹慎籌辦此事,是以將士聞之,軍心大悅!”
“彆的,朕曉得你愛喝酒,喜痛飲。吳越王前不久給朕進貢了二十壇細酒常陳釀,傳聞年份皆在十年以上,朕賞你兩壇,歸去嚐嚐看,給你放三日假,許你宿醉一場!”劉承祐持續道。
“另有,聽聞你父身材不好,稍後一道去支付幾隻山參與補品。趙老將軍也是疆場老將,於國有功,用略素為朕所佩服.....”
“嗯......”瞟了趙匡胤兩眼,劉承祐身材前傾,言語中帶著點獵奇:“朕聽聞你幼年時,曾遊曆中原,求職於諸州。也曾投效過王彥超,卻為其所拒,今夏相逢於太原,也同事一場,再加你已是我大漢殿前都虞侯,王彥超是何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