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1頁/共4頁]

就拿平蜀漢軍這頭被鬆開束縛的猛虎而來,想要將這頭猛虎趕回樊籠,但是冇那麼輕易的。所幸,一是將帥,二是軍法,有這二者,還勉強能再把韁繩再套上,當然更首要的,是將士們已經吃得“滿嘴流油”了,慾望獲得了滿足,再把他們趕迴圈中,會輕易些,事情也就會好辦些......

考慮很久,劉承祐活動了一番有些發酸的脖子,臉上再度規複了安閒,命人取過一張黃絹,提筆在上寫下一份手諭,用印以後,即遣人飛馬成都,送抵向訓手上。

“另有,川蜀的密探收集要放開,給朕盯緊了,各地舊蜀將吏的反應!”劉承祐彌補道。

崇政殿中,李崇矩嚴厲地朝著高坐禦案的劉承祐彙報著蜀中的環境,帶著謹慎。聽到這兒,劉承祐俄然打斷他:“抓了五萬多人,產業儘數被抄冇?”

劉承祐內心有些悔怨,不是悔怨對蜀中的上層階層脫手,而是籌辦的時候太短,做法太急,將事情考慮得太簡樸了。漢軍的行動倒是敏捷而狠惡,但是幫助事情完整冇到位,最首要的一步,對地盤等出產質料再分派,完整冇有展開,而漢軍已經將事情做到那種“天怒人怨”的程度了。

“......月餘的時候,成都城內,破家散財者達240餘戶,此中大小賈30餘家,餘者悉為蜀之權貴、大臣,自宰相毋昭裔以下,凡產業豐盈者,略無倖免,其所擁之財賄、地盤儘數收繳,家眷宗族悉集於成都城設營拘押。向都帥以行營轉運使張美,專門賣力其事。

或許處在天子的位置上,再加常思近代之治亂,王朝之變遷,劉承祐的感到尤深。今後前趙匡胤的表示來看,他的憂愁,或許也來源於此,那是一種“天賦”,當然不如劉承祐看得清。

劉承祐手書,意義很明白,蜀中之事,將士行動,既往不究,已經賺得盆滿缽滿,該奮力戡亂了,明歲“國慶”之前,他要蜀中完整安定,不留後患那種。

見天子有些慍怒,李崇矩不由說道:“將帥當中,也不乏清正者,趙匡胤、張永德、張彥卿等人,都不為所動。張永德鎮渝州,而渝州速安;張彥卿轉運財賄,分文不取;趙匡胤,束縛部下,屢加勸止,多有善言,嚴厲軍紀......”

說到底,還是劉承祐有些想當然地高估了對於軍隊的掌控力度,君禦將,將掌兵,君驕將懈的環境,成果會如何,可想而知。

聽其言,劉承祐沉默多少,俄然問道:“在清理過程裡,將帥當中,誰表示最主動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