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頁/共4頁]

趙匡胤說:“我命親兵,於其頭盔、背甲,劃下劍痕。本日複驗,將士多麵胸受創,唯有這些人,無缺無損,甲有劍痕,由是可知!”

“哈哈!”陳思讓不由笑了,指著趙匡胤道:“實言相告。當初朝廷以你為宿州團練,老夫輕你年小,不名一文。但現在看來,你趙元朗,何止一州之才啊!”

聞其言,陳思讓不由點頭,看著趙匡胤,更添感慨:“趙將軍不愧為天子看重之青年俊才,勇略超群,南征以來,屢建功勞,威震淮南,又能如此虛懷若穀,異日前程無量啊!”

趙、陳兩軍彙師,臨陣定奪,由陳思讓與黨進率軍,擯除唐軍敗卒,前去打擊北寨。而趙匡胤則自領一軍,轉向南寨,複攻之。

就如陳思讓所說普通,在趙匡胤軍襲南寨時,東、北寨的唐軍確切反應過來了,固然比較遲緩,再趙匡胤帶人轉攻東寨之時,遭到了極大的阻力。縱使唐軍戰役才氣弱漢軍一籌,聚兵憑寨而守,也不是趙匡胤軍短時候能衝破擊敗的。

數十顆人頭落地,為剛獲得一場大勝的漢軍,又增加幾分血腥與肅重。趙匡胤則上前兩步,大聲道:“本將再重申一遍,軍法無情,望自鑒戒,勿觸我法!”

山陽城南,隨趙匡胤援濟而的軍隊,就屯於此。一日夜的戰役下來,喪失並不小,傷亡過半,即便唐軍素弱,但也不是完整任由漢軍搏鬥的,特彆是攻堅作戰。並未挑選進城,唐營雖則已然破敗,但稍作拾掇,正可供趙匡胤駐軍,緝獲的物質也充足彌補。

待士卒有序散去休整,得知陳思讓來訪,趙匡胤這才變了臉,麵帶東風,迎了上去:“使君之來,未及相迎,還望恕罪!”

有唐將建議,夜襲之漢軍,人數並未幾,守軍反擊,城中定然空虛。山陽早是危敗之城,當趁機破了城,漢軍無所依仗,可循序整軍而敵之。

結果天然是有些,但是,在麵對趙匡胤回馬一槍之時,一戰再敗,狼狽逃歸水寨。姚鳳的敗退,也預示著他挽敗的儘力完整落空,唐軍步營,完整墮入崩潰,兵敗如山倒。

陳思讓其人,仕後唐、後晉、北漢三代,二十多年的參軍生涯,曆河北、中原十幾任州使,青年時,還當過後唐莊宗李存勖的殿前班直。每履一任,有善舉,無惡政,口碑向來不錯。

守軍的判定反擊助戰,讓趙匡胤大喜,直讚陳使君馳名將之資。旋即擲下嚴令,畏戰者死,翅膀進一起,冒矢石,浴血攻堅。在兩麵夾攻之下,唐軍東寨也步了南寨的後塵。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