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弘暴露了笑:“可近十年來,龐培將軍彷彿懶惰了啊,我更頻繁聽到的,是凱撒的名字!”
“現在就是最好的機遇,為何要白白放棄?”
“龐公子。”
任弘道:“請歸去問問龐培將軍,凱撒的追兵間隔埃及,另有幾天路程?請不要再派人幾次來往了,我們有共同的仇敵,如果龐將軍想反敗為勝,一雪前恥,特地聘請他帶著那孩兒法老,來港口與我和女王麵談!”
龐培本人成為東方王國的“王中之王”,再加上節製了西班牙,他彷彿是羅馬最有權勢的人。
凱撒征服高盧之際,恰好也是任弘在印度大殺四方的時候。
名義上儘忠於托勒密,可實際上,這支雇傭兵還是龐培的人,這位巨大的將軍,在他長達三十多年的交戰生涯裡軍功赫赫:安定過斯巴達克斯叛逆,將6000名俘虜活活釘在十字架上,征服過北非的努米比亞,將小亞細亞的本都王國、塞琉古都變成了行省,成為第一個進入猶太聖殿的羅馬人。還曾打到高加索四周,將羅馬共和國的邊境推動到極東。力排眾議,出兵庇護托勒密王朝後。
“一個分裂的羅馬,對埃及最為無益。”
“凱撒恐怕也在追擊龐培,不久以後,就要到達埃及了。”
任弘還苦口婆心腸對女王講起了中原“唇亡齒寒”的故事。
這是汗青性的會晤。
塞普提米烏斯冇有答話,而是低下頭,事情走到這個局麵,是他未曾推測的。
身後還押送著神情惶恐的托勒密十三世,他固然才十五六歲,但卻明白本身落入姐姐手中,定會有一個慘痛結局。
“女王對龐培和凱撒體味多少?”
陳湯本覺得,仇敵獲得聲援將更難打擊。但誰也冇推測,羅馬人的到來,反而導致了長堤的失守和法羅斯島的淪陷。
……
然後雙便利發明,大師都本身難保。
而去了法羅斯燈塔的吳在漢,也在此時帶回了動靜:
豔後對龐培體味比較多,不過是他的征服史和權勢,七年前,女王跟吹笛者去羅馬求救,曾多次在宴會上見過這位五十多歲的胖將軍,他當時候還娶了凱撒的女兒,老夫少妻。
“驃騎將軍,那大秦國龐將軍,情願帶著偽法老,來港口與將軍閒談!”
並且……以凱撒和龐培這恩仇糾葛的友情,看到老龐培死了,凱撒恐怕反而會勃然大怒吧?
就讓這些男人相互廝殺吧,不管誰贏,她都將是最後的得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