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孝文帝入主長安繼位期間,代王後和她的孩子們俄然暴死,元年正月,有司請蚤建太子,以尊宗廟,漢文帝冒充推讓了一通後立了劉啟為太子,至三月份,纔在薄太後催促下,立太子母竇氏為皇後。
“陛下,臣覺得,大將軍平生賢明,卻因為娶錯了人,繁忙於朝政,對後代也不上心,乃至陰妻邪謀,教後代無方,湛溺盈溢之慾,以增顛覆之禍。”
比擬於各有用心的其彆人,蘇武無疑是最完美的挑選,無人思疑忠節侯之忠,而論見地,曾去過北海,又擔負典屬國多年的老蘇武,也是博聞之輩,特彆是劉詢聽憑弘說過……
孝文天子對這奏疏大讚,然後反手就將賈誼安排給梁懷王做王太傅,而讓晁錯去太子身邊。
劉詢乃至給遠在蜀郡嚴道的廢帝劉賀加了規格,每年增一百萬錢的奉侍費。
“到當時,西安侯不必南征北戰了,便可用心做太子的好夫子了,就像當年在尚冠裡中,指導朕一樣。”
在完成拜皇太子之儀,選了蘇武為太子太傅後,劉詢親身帶著兒子去拜見先祖之廟,並大赦天下,賜諸侯王以下款項,至吏、民鰥、寡、孤、獨各有差。
“天下之命,懸於太子,太子之善,在於早輸教於選擺佈,心未濫而先就教,則化易成也。夫教得而擺佈正,則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書》曰:‘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此時務也。”
和統統父親一樣,兒子才三歲,劉詢就已經為了他安排好了統統。
“大將軍受其惡名,肅除波折,朕方能剛親政便如此順利啊。”劉詢不由唏噓,但雖在官方論調上仍然讚譽大將軍,對官方的輿情,他卻樂見其成。
在大將軍時破鈔十年的打擊包抄下,匈奴已衰,隻差最後一擊了,劉詢對此信心滿滿,感覺就是三五年內的事。
這是劉詢對將來的安排,那太子甚麼時候該學五經呢?
……
固然落實下去,必定會被處所小吏剝削,比如三斤變一斤,帛變成布,但總能發到手點東西,官方讚不斷口,都感覺沾了太子的光,紛繁為太子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