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大司馬大將軍[第3頁/共4頁]

“這甚麼餿主張?”

讓人好笑的是,這項任命,霍家伯侄竟然很支撐!讓丙吉的保舉送入溫室殿,又讓天子批閱了一個“可”字。

當初杜延年是繼丙吉以後,第二個發起皇曾孫德美繼位的,畢竟他通過中子杜佗,頗知皇曾孫為人,以是獲得嘉獎較多,封食邑凡四千三百戶。

出獄後第一炮打倒了杜延年,那是杜延年本身的哀告。

任弘是果斷反對的,進言道:“撻伐於天子出,名正言順,天下大義也。現在緩圖,乃是望霍氏覺悟而長安免兵器之災,以全大將軍功臣之世,勿損身後之名。”

霍禹乃至翻出當初天子劉詢論策立之功的文書來,上麵寫著:“大司頓時將軍光功德過太尉絳侯周勃;車騎將軍安世、丞相楊敞、大司農田延年功比丞相陳平;前將軍韓增、禦史大夫蔡誼功比潁陰侯灌嬰;太仆杜延年功比朱虛侯劉章。”

……

霍禹出著主張道:“依我看,不必壓著,一來可向天子證明,霍氏絕無勾連大臣結黨之心,二來,遞入溫室殿嚐嚐天子的態度,看他是否保護杜延年。”

豬隊友兩邊都有啊。

平素大嗓門的東西人老韓,現在極其小聲,但眼睛卻格外亮堂。

倒是劉病已的阿誰故交,自以為看破天子與任弘打算的戴長樂又出主張了。

他尤記得,當初大將軍秉政,以杜延年為三公之子,吏材不足,補大將軍府軍司空時,對他說的話。

“飛龍,可知陛下密詔你返來所為何事?”

他的父親杜周也做過漢武帝時禦史大夫,為政嚴苛,弄了很多夷三族的大案出來,而宗子次子皆為郡守,都是遭世人詬病的苛吏。

自誇為“仆人”的的樂平侯霍山領尚書事,倒是不貪權,百官吏民所進的奏疏,不但常與霍氏名義上的當家人霍禹分享籌議,乃至還和霍家的門客僚吏籌議,畢竟太多了他看不過來,固然這實際上是保密違律的。

霍禹倒是想起母親所言之事,杜延年發起霍家讓出很多權力,實在是為了讓他兒子杜佗能上位,由此杜氏也能有更多人躋身朝堂。而杜延年在大將軍活著時,也常常與他相悖,偶然候乃至氣得大將軍暴跳如雷,公開在家裡罵杜延年。

總之,這場內部政鬥,彆說本國權勢,屬國兵休屠人也果斷不能摻雜出去。大漢不是大唐,這壞頭,不能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