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與爾萬戶侯[第4頁/共5頁]

“吾等這些幕府寮吏願跟隨大將軍,而非上官桀、桑弘羊等,是因為認定,大將軍能讓天下複安。而後,大將軍輔孝昭天子十不足年,摧燕王、誅上官,匡國度,安社稷,又遭大難,擁立新君,天下蒸庶鹹以康寧。雖周公、阿衡何故加此!”

“你錯了,孝武天子的悔,那是給外人看的。”

“大將軍還記得,下吏與田子賓,趙翁孫等跟隨於大將軍幕府為吏的時候麼?”

霍光也俄然憤怒了,靠近杜延年,抬高聲音道:“大漢等得起,汝等也等得起,但老夫等得了麼?”

……

任弘起家,其言擲地有聲,震得一旁的尚書令丙吉都顫了顫。

“李廣利、商丘成、馬通、馬何羅之輩,焉能與本日諸位將軍相提並論?”

當漢軍出塞打擊的套路被匈奴摸透後,衛霍期間的通例戰術就很難奇效了,故天漢以後,連續三次遠征都以失利告終。

杜延年長作揖正色道:

幾路雄師多路打擊匈奴縱深的戰法,氣勢很大,這也是漢武帝一貫的大手筆。但題目在於,在當時的通訊前提,如許縱橫千裡幾路雄師很難切確協同,戰役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前敵將領。這對前敵將領本質要求很高,他們必須能獨當一麵,能抓住戰機,具有傑出的疆場感受。

“世上有守成之主,有複興之主,亦有開辟之主,大將軍已使大漢守成、複興在望,為何非就要急著將開辟也一併做完了呢?”

……

受其臨終托孤的霍光最清楚不過,他仰天而感喟道:

“大將軍,此乃危國之舉,毫不成行!”

河南、河西之戰之以是能勝,便是這類思路的成果,吃下匈奴人的地盤作為進步基地,運營數年後迅猛反擊。

而孝武暮年,和秦末很像,關東五穀不登,年事未複,民多貧困,而加上永不斷息的戰役,天下幾有板蕩之勢。關東流民二百萬,處所上舉旗造反者不計其數,乃至有縣吏謀反,之以是有亡秦之患而無亡秦之禍,端賴了孝武暮年的輪台詔的急刹車,和霍光以後的在朝。

杜延年是杜家少子,冇有太好的前程,是大將軍看中了他,但君擇臣,臣亦擇君。

“彆人不知,你還不知?”

霍光不快,也未斥責杜延年,隻是起家換衣。

曾在衛青、霍去病的統帥下所向披靡的漢軍,在漢匈第二階段的戰役裡大失水準。在霍光看來,不是士卒不給力,而是因為統帥無能。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