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前麵都有多量漢軍援兵自南邊連續追來,彙入都護王旗下。又有駝隊隨交運送糧食,漢軍尚可飽食。”
漢軍前鋒標兵由五千人構成,三千烏孫騎散於廣袤平原,一千涼州騎士,一千三輔輕俠則由關內侯奚充國統帥集合行進。他在客歲達阪城之戰裡,帶著精銳的六郡良家騎大顯技藝,矯捷馳援各障塞,純粹以斬首封關內侯。
中亞也有裡海虎,就算康居馬不熟諳,但這傷害的色彩亦讓它們不安。
直到奚充國接到了來自都護的號令。
康居地盤廣袤,最稀缺的是人,若能將烏就屠的兩萬帳、近十萬牧民一口吞下,康居氣力必將大漲。
正遲疑時,漢軍中卻有一小隊人拍浮而渡,內裡有個持節的漢使。殺漢使如同宣戰,這是人儘皆知的事,搞得康居王非常嚴峻,恐怕有人害本身,捅了馬蜂窩,勒令各部退後,不得進犯。
但又讓副王去鞠問被放返來的康居朱紫,隻聽其言,說在漢營中親眼所見,漢與烏孫聯軍恐怕不止三四萬騎。
東岸的漢軍卻軍容肅整,雖趕了遠路卻士氣昂揚,簇擁著都護旗,自有專門的輔兵取水給騎士們解渴。
康居王遂放下了幸運,謹慎地問馮奉世,任都護追入康居地界意欲何為?
“打攪了!”
副王將此事稟報康居王後,讓他不由心悸,更無戰心。
“羅延壽!”
奚充國曉得此人惡習,幾次提示他道:
因為不管漢軍帶的是酪或糧,出了赤穀城一千多裡後,都將耗儘,冇不足暇猛吃幾天夜草養膘的馬兒也越來越羸瘦,再跟一陣,對方就要上馬步戰了,而己方卻在家門口作戰,越拖贏麵越大。
話雖如此,但軍令就是軍令,奚充國立即籌劃起了攻擊來。
他們采取了被月氏趕到西邊的塞人,包涵了家國滅亡後無處可去的大夏希臘人,又庇護了南邊五個粟特城邦,讓他們用經商所得的財產和糧食調換安然。同大宛締盟,一同對抗月氏與西進的大漢,相互保全。
他賭漢軍、烏孫軍遠到而來,麵對陌生的草原和康居雄師,會躊躇而退。
實在才一百多,四捨五入就有了,歸正粟特人和康居使者最遠也隻去太長安,已為漢之強大而奪目。
以此之兵,與合軍近十萬的康居、烏就屠交兵,即便天幸有勝算,也恐怕會讓輕俠惡少年們大半折損在此,這分歧適都護一貫的風格。
而烏孫雖出了三萬騎,但設備簡易,多是臨時征召的牧民罷了,也就瑤光公主身邊三千人能當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