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蔡邕流浪,馬日磾天然不忍老友被押往闤闠,梟首示眾。

“陛下,蔡邕當世大儒,受天下士子所敬,乃是文學界的一塊標石。他哭董卓當然犯下大錯,但臣覺得罪不至死。更何況蔡邕學問賅博,博古通今,陛下無妨令其戴罪建功,責令其持續編寫漢史,以完成此般奇蹟。”

呂布心中暗想,如此一來,必將會逼得李傕等人狗急跳牆,再上演一回大範圍的兵變。

蔡邕之前哭過董卓,而董卓又曾將劉協當作傀儡玩偶,肆無顧忌的對他發號施令。以是在劉協眼中,凡是站在董卓一方的人,就必定不是好人。

呂布便持續說道:“啟奏陛下,董卓餘孽李傕郭汜等人,在董卓滅亡以後,流亡了河本地帶,現在裹挾近萬軍士,駐紮在原武、封丘兩地。昨日,臣收到兩人奏章,此二人在奏章中自述其罪,哀告朝廷能夠法外施恩,赦免他們。”

“如果非要給他們加上惡逆的罪名,這幫逃亡之徒必將會孤注一擲,四周為害。倒不如暫行安撫,令人前去略施小懲便可,信賴他們定然會對朝廷戴德戴德,不敢複興反逆之心。”

幾位大佬起了爭論,其他世人皆是不敢發聲。

“陛下,臣有貳言!”

令人不由有些感慨,造化弄人。

趁著天子還未拿定主張,呂布拔高了幾分音量:“本來,他們是冇有罪的,隻是身不由己,纔跟從了董卓,以是不得不平從其調派,乃至於犯下弊端。現在他們既然故意懺悔改過,朝廷為何就不能給他們一條活路?”

“陛下,伯喈是可貴的絕代奇才,學問賅博,見多識廣,特彆是對本朝故事體味頗多,臣同意丁司空的建議,該當給他機遇,讓其持續寫成史乘。何況伯喈以忠孝聞名於士大夫當中,現在以莫須有之名給他判罪,恐怕有失眾望,不平民氣。”

呂布瞅了王允一眼,淡淡的聲音裡有著令人不容置喙的氣勢:“軍隊兵戈的事,是我說了算,還是司徒說了算?”

這個時候出來,殿內世人的目光天然落到了呂布身上。

王允仍舊不肯放過,口中的奸佞之臣,天然是暗指蔡邕。

關於蔡邕的事情,丁宮事前同呂布通過氣兒,並且戲策也暗裡找過呂布,請他救救蔡邕。

“另,駐守敖倉的叛將牛輔,也於前幾日被其帳下軍侯胡赤兒襲殺,麾下將士儘皆崩潰而逃。”

王允聞言一怔,似是明白了甚麼,繼而眼神暗淡,不再言語。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