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不請自來,冒昧打攪還望曹公包涵。”從練習的步騎身上收回目光,荀攸麵帶淺笑的拱手行禮。
大喜過望的曹操,點手喚過曹昂,叮嚀道:“昂兒,快來見過二位先生。”
“啟稟使君,潁川荀攸荀公達求見。”就在曹家父子猜疑不解之時,一名親衛出去傳稟。
十今後,由夏侯淵率軍500為前鋒軍隊,在前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保障前路通暢無阻。而曹操則帶領著大隊人馬,緊隨厥後,路子濟陰郡、山陽郡、東平國、濟北國,一起之上規律嚴明,於百姓秋毫無犯,全軍官兵,雄赳赳,氣昂昂,氣勢恢弘,引發了很多人的重視。
“在那邊!”跟著曹操的一聲驚呼,世人昂首望去,隻見一尊高約三尺、靈光流溢閃現著青州地貌的靈鼎,若隱若現的逗留在一塊三丈高的奇石之上。
青衣文士從曹操一呈現,就在成心識地察看著他,見他待人竭誠,毫不造作,再加上先前荀攸對曹操的誇獎,心中便承認了曹操,拱手行禮,說道:“潁川戲誌才拜見明公。”
“公達何出此言?”曹操故作不悅,然後看向七尺身高,中人之姿的青衣文士,拱手一禮。“敢問先生高名?”
“哈哈哈,同喜,同喜。”曹操大笑著走上前去。
聽了戲誌才和荀攸的話,曹家父子恍然大悟,曹昂驀地間想起討董檄文,說道:“阿父,陛下除了讓孩兒帶回聖旨以及倚天劍外,還帶回了討董檄文。”
“潁川荀攸荀公達求見。”
九州鼎之事,荀攸也是才曉得不久,此時聽到曹操的扣問,便簡樸的將九州鼎之事奉告了戲誌才,然後便手捋鬚髯含笑不語。
討董檄文?本來如此,陛下是要趁著各路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擺脫董卓的挾持,隻是他又該如何離開呢?戲誌才壓下心中的迷惑,說道:“古青州以泰山為界,泰山有五嶽之尊的佳譽,更是封禪、祭奠之地,青州鼎極有能夠就在泰山當中。誌才建議主公先尋青州鼎,再入主泰山郡,於年初參與討董之事,爭奪大義之名,再圖青州一舉打掃黃巾,立不世之基業。”
“討董檄文?現在袁紹袁本初正在聯絡各地群雄,籌辦於年初討伐董賊,有此檄文正可名正言順。”曹操看了一眼曹昂,悄悄地點了點頭。
等相互見禮結束後,曹操便有些迫不及待地說道:“公達來的恰是時候,陛下命我統領青州,尋覓青州鼎,以此來管束董卓,然青州與司隸、豫州並未交界,此事當如何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