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將玉溪轉過來,隻看到玉璽的正麵刻有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諸位,”衛固神采冷厲,恨聲道:“張遼此獠,在河東肆意妄為,先是殘害了範氏,現在又要度田與編戶,他不過是一個河東太守,焉敢行此國計,清楚是要打壓我等,奪我等田產,奪我等來賓、佃農與部曲,置我即是死地,我等毫不能束手就擒!不然便如範先普通,落個家破人亡的了局!”
眾豪強聞言,大是鬆了口氣,紛繁道:“衛家主之計可行,便依衛家主之計行事。”
深夜,郭嘉拜彆後,張遼卻在燈下看著一個翻開的紅匣子有些發懵。
而此時,衛固正與十多個處所豪強主事者在廳堂中密談。
這個匣子就是當初古采英在宮中隨身照顧的阿誰,厥後唐婉分開小平津前留給了他,當時並冇有說內裡是甚麼,隻說讓他好生保管,或有效處。
另一人道:“吾等便交出一些田產與佃農便是,總好過落個家破人亡。”
“很好!”衛固沉聲道:“我等部曲結合起來,足有上萬,吾又能掌控很多郡吏與縣吏,汝等歸去,再結合其他大族與縣官鄉吏,將陣容做大,一舉將張遼撤除!”
至於傳國玉璽的傳說,他也曉得一些,傳聞是戰國時楚人卞和得了塊極品寶玉和氏璧,後經楚流轉趙,終究天下一統,歸於秦。秦始皇命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將和氏之璧精雕細琢,刻成玉璽。始皇二十八年,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波驟起,龍舟將傾,始皇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風波乃平。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傳國玉璽償還祖龍始皇。
又一人道:“衛家主可有奇策,如有奇策對於張遼,我等自當順從。”
次日,張遼下達了度田與編戶的政令,說話峻厲,不從者懲辦極重,上麵諸縣與處所豪強頓時騷動起來。
衛固嘿聲道:“為保萬無一失,必須多計齊用,諸位在鄉裡都很有才氣,現在我等便結合起來,鼓勵鄉裡公眾反叛,再命部曲偽作賊寇與匈奴,劫奪其他縣鄉,隻說是要擯除張遼,誅殺張遼,如此一來,河東大亂,公眾豈不痛恨張遼乎?長安豈能不調走張遼乎?”
也有說始皇丟了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後,又著人選上等玉石雕鏤了一塊。漢高祖劉邦滅秦得璽,即位時便佩帶傳國玉璽,自此才成為傳國之寶,意味正統。
衛固嘲笑道:“張遼固然有兵馬,但畢竟不過一個外來之人,豈能比得我等?吾在這數日之間,已多次派人前去關中司徒府申述,說張遼在處所橫行霸道,肆意妄為,抄家滅族,斬殺忠良,素聞王司徒嫉惡如仇,張遼這太守豈能做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