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仁義。”郭嘉嗬嗬一笑,又道:“另有第二人,乃汝南袁氏嫡宗子,袁基,現在難道正在主公麾下?他曾為太仆,管理一郡,還是遊刃不足的。”
郭嘉決然點頭道:“毌丘毅與主公曾為同袍,而河東與上黨毗鄰,若他為上黨太守,很能夠有人會在董卓眼進步讒言,將主公調離河東。便如同當初張楊屯兵河內,而主公被調離小平津,唐叔父任潁川太守而主公被調離軒轅關普通。”
韓氏和袁基看到張遼與季子的模樣,不由苦笑,說來這季子對張遼比對他們還密切。不過張遼固然年青,但學問卻讓他們極其佩服,不說彆的,單隻那一段三字經,便令學問不凡的他們伉儷二人望塵莫及。
而阿誰孩童,恰是袁基當初為了以防萬一,交由白尼送出官方、獨一活下來的季子袁誠。
反而是小袁誠當真的點了點頭:“我長大了今後,也要像叔父一樣,為民做主嗎,造福一方。”
郭嘉看到張遼衡量,天然曉得貳心中的顧忌,嗬嗬笑道:“主公若擔憂袁基暗中結合袁紹,則大可不必,嘉前些日子曾拜訪過袁基,當初袁紹、袁術在關東起兵,導致袁氏滿門儘滅,袁基的宗子與次子也死於董卓之手,他與董卓有大仇,但對袁紹、袁術兩個弟弟更是悔恨之極!且袁基分歧於袁紹與袁術,他脾氣暖和,忠誠端方,馳名流之風,故而讓他去上黨,反而最為放心。”
可惜當時董卓剛任命袁紹為渤海太守,袁隗一心要保護汝南袁氏在朝堂的職位,還心存幸運,以為董卓顧及袁氏權勢,既然拉攏袁紹,便不會下殺手,成果他天然是失算了,一來冇想到袁紹和袁術兄弟會毫不顧及在雒陽的他們,直接起兵討董,二來也是權令智昏,低估了董卓的狠辣。
一旁的郭嘉看的心中大讚,主公在與人訂交上真是了不得,恐怕隻要他想,不管與甚麼人都能處的親如一家吧,看小袁誠的模樣,郭嘉就曉得袁基此次跑不了了。
彆說郭嘉,就連一旁的袁基和韓氏也不由莞爾。
小袁誠又問道:“叔父,這是甚麼意義呢?”
郭嘉沉吟道:“獨一可慮的就是袁基願不肯意出任河東太守了,他現在不比昔日,悲觀避世,不肯為官。”
張遼聽得眼睛一亮,連連點頭。
“還是叔父寫的好。”小袁誠鼓掌道。
隻是讓袁基到上黨……他另有些躊躇。
袁基也是神采一鬆,疾步走出堂屋,翻開院門,卻隻見張遼和郭嘉兩人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