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遼不由一喜,道:“如此便去看看。”
張健上去敲了拍門,未幾時,一個約莫十七八歲的少年翻開了門,看到張遼一行,行了一禮,朗聲道:“爾等何人?”
竹冠文士點頭道:“吾司馬徽也,賤名不敷為提,想必中間未曾聽聞。”
但是潁川另有甚麼出身不高的人才,能讓本身現下招攬呢?
好好先生?張遼不由一奇,莫非此人隻會說好不成?他當即問道:“敢問先生可願應某禮聘?”
他眸子一轉,當即道:“城東有一私學,此中講學先生,姓康名德字慎行,出身貧寒,卻曾聽碩儒慈明公講學,因此精通經學,而有脾氣暖和,必定可致都尉所用。”
“好!好一個進之!”張遼不由大笑,普通人的字都是與名意義附近,彰名之意,這韓卻該取字退之,卻恰好叫了個進之,頗是風趣。
被抓住的康德聽到這竹冠文士說“好”,卻不由瞪眼他:“你這好好先生,就隻會說好不成?”
張遼不由發笑,這個名字倒是直接樸實,能夠看出此地仆人的氣勢。
張遼笑道:“為了韓兄弟,便是等一年紀載,也是值得,何況兩個時候!”
“如此。”張遼道:“我留下幾個親衛助你清算家業,不必焦急,明日中午到縣府找我便是。”
張遼神采一黑,看來這好好先生不是隻會說好啊,他哼道:“敢問先生大名?”
張遼看到竟然有兩個文士,不由一怔,躬身一禮,道:“鄙人張遼,家有文籍萬卷,特來禮聘名師,卻不知哪位是康先生?”
張遼道:“某並無相害之意,此番強請,隻為請先生清算文籍,傳授弟子,所請也非止先生一人,還請容後賠罪。此心實誠,如有棍騙,天打雷劈!”
張遼又看向竹冠文士,道:“這位先生覺得如何?”
“子曰:學而時習之……”俄然,道旁一傢俬學裡傳來讀書聲。
如果能獲得郭嘉,那對本身的助力無疑是龐大的,至於荀彧,他此時倒是想也不能想。要收攬人才,本身的秘聞和氣力纔是最關頭的,但目前本身這方麵還差的很多。
一旁郭圖等人看張遼笑出聲來,不由心中鬆了口氣。張遼一大早從唐府裡出來,神情不好,他們心中也彷彿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此時卻好多了。
城南離城東本就不過數裡路程,未幾時就到了一處茅廬前,看到茅廬門上四個頗是端方的大字,讀書學舍。
不想那竹冠文士擺手道:“山野閒散之人,不堪世用,不能傳授弟子,還是另請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