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但如果坊間傳言陛下帶頭捐款已幫助哀鴻,然朝堂諸公皆未捐矣,敢問陛下,諸公該如何?”
伏泉拱手道:“姑父妙讚,小侄不敢當。”
“諸公會捐乎?”
“孺子休得傲慢,國度大事豈是汝這黃頭小兒群情,國庫空虛,陛下懷仁德之心,才湊齊賑災所需,哪還不足錢犒賞?”天子還未回話,他身邊的張讓倒是急了,他們這些寺人個人早就盯上城外埠盤久矣。未想伏家這少年竟然此時於天子提了這茬,如果天子再多賜賦稅,使得百姓不再賣地,他們的一番運營可不就打了水漂,氣急說道。
開打趣,這首但是詩仙李白的詩,充滿了俠肝義膽,仙風道骨,能不好嗎?
劉宏眼色暴露精光,脫口道:“捐!”
張讓一驚,趕緊施禮認錯,伏泉亦然。隻此一招,劉宏就保住了親信寺人的顏麵,又小小的經驗了看似不知天高地厚的伏泉,帝王心術逐步養成。
劉宏剛聽伏泉說完,神采微變,剛想不然本身節儉些,再犒賞些賦稅給哀鴻。厥後聽張讓之言,內心一變,蓋因比來他還想再補葺些宮殿,本來賜賦稅給哀鴻就不敷,現在再捐,實在讓貳心疼不已。
細細思考,伏泉說道:“啟稟姑父,雖朝廷賑災,活者賜穀,死者賜錢,夠其勉強存活,然大水之下,百姓寓所破壞,尚需補葺,家中親人死葬等皆需賦稅,此皆不為小數,又朝廷錢穀賑恤皆仿前朝先例,需知物價起伏不定,現多漲幅,恐不敷也。”
“豎子!汝,汝……”張讓神采潮紅,未想伏泉如此牙尖嘴利,一時不知如何回嘴。
殿內靜的可駭,伏泉所喊之詩氣勢恢弘澎湃,偏又讓人動情,他又悲情號令而出,並且詩中充分描畫了大水的可駭,令人不由得代入其景,從而神馳。
張讓此時剛巧笑道:“陛下仁慈,百姓得了賦稅必戴德爾!”
天子說了話,在場的張讓和伏完這纔敢回話,也不住讚歎,畢竟隻要略微有些學問的人都能從這詩裡感到內裡的場景。
伏泉聽後一怔,世家大族早已將手伸向受災百姓,他們本年能有活路?天子不知嗎?待看到劉宏神采不似作偽,心中思考便瞭然了,這天子年幼即位,善於深宮婦人寺人之手,他能曉得的應當隻是宮裡寺人婦人想讓他曉得的,而不曉得的也隻要朝堂諸公開議政朝會時,纔會主動挑選些能讓他曉得的才奉告他。
劉宏聞之一喜,從速問道:“何法?速速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