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就算蠻人背叛,他們好言相告,信賴不激憤那些蠻人,應當不至於丟了性命。
度康自從前次被伏泉率軍擊敗他與羅戰的軍隊後,便與羅戰失散,終究他帶著殘兵南下去了江州,與那邊的蠻軍彙合。隻是等他彙合了江州蠻軍,籌辦隨那邊批示的板楯蠻渠帥打擊江州縣城時,卻聽到了伏泉帶兵直搗閬中的凶信,與其他渠帥一樣,都是大驚失容,想到在閬中的家中長幼,立馬放棄持續打擊江州城了,點齊了人馬就奔著板楯蠻人老巢閬中而去。
自從劉邦當時下詔免除板楯蠻鄂、羅、樸、昝、度、夕、龔七姓渠帥的稅賦後,生長到現在這七姓還是緊緊的把持這板楯蠻的節製權。當然,帳內的蠻人渠帥也不是隻要這七姓,畢竟部族生長總有傑出的人能夠被蠻人認同,不過終歸隻是少數,帳內的大多數人都是那七姓出身。
“伏太守聽聞板楯蠻內鬨,心中焦心,特領雄師萬餘前來助陣。”秦宓道。
現在,隻聽度康大喊道:“漢人前番殺吾族人數萬,此仇怎能不報?”
漢軍來了?
閬中縣城外五十裡,此時人聲鼎沸,數千名蠻人正在此地堆積,不過他們現在也不知是要打擊,還是當作一次淺顯的機遇,他們上麵的七姓渠帥首級各執一詞,倒讓一向以板楯七姓馬首是瞻的蠻人們不知所措。
“報之何用?吾等叛漢時,殺漢人亦多,現在再度歸漢,天然放下恩仇,豈可在叛?”龔蘇一力幫忙了板楯蠻降漢,如何能讓度康如此粉碎,當即回道。
現在那兩名小吏暗道本身真是不利透了,竟然被指派來隨太守親信五官掾秦宓來赴這蠻寨,也不知此次能不能保得性命,本想逃脫,無法此乃太守之命,他們如果趕逃,說不得家小都要是以開罪,畢竟他們是巴郡本地人,家人支屬都在郡裡,能等閒帶走嗎?
轉眼之間,一個個不好的設法呈現在他們腦海裡,此時他們營地就數千人馬,如果伏泉點齊了數萬漢軍殺到,他們該如何是好?背叛的心中大恐,而未想背叛的人則在考慮如何洗清本身的懷疑,畢竟他們也是帶人堆積的,很難說清他們內心是不是有非常設法。
蠻人的大營說是大營,卻隻是一點不像虎帳,比之伏泉帶兵平蠻時,蠻人建立的營寨更加簡樸,乃至連軍旗都冇有,就是數百個營帳有序的堆在一起,這一點也說瞭然蠻人吃了前次被偷襲的虧,也正視營地打算了。
漢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