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公孫度與公孫瓚有衝突,他便能夠好好操縱,減少將來進軍豫州的難度。
高順臨時不想插手豫州事件,怕引發董卓和諸位諸侯的驚駭而停止戰役,走向結合,如許的話反而倒黴於他的長遠打算,便建議道:“哈哈,此事毋須再議,我毫不會乾與中原事件的;若想自保,公孫太守何不投奔徐州?徐州富庶、穩定,且陶刺史乃忠誠父老,豈能虐待公孫太守?要曉得,即便豫州牧伯珪,也是在徐州的支撐下纔有本日局麵。”
看來公孫康把四周權勢已研討透辟,既然如此,高趁便不急了,即便不當即采取公孫康,信賴他也會做出公道的挑選,因而高順轉移話題道:“公孫太守另有何要事?”
柳毅冇想到高順說話會如此直接,心中大喜,忙說道:“君侯,與青州的糧食貿易讓淮陽郡糧價穩定,百姓能安居樂業,若想自保,必須有更強大的馬隊,不管是州牧伯珪,還是汝南郡的袁本初,皆有強大的馬隊,現在公孫太守部下獨一兩千馬隊,處境非常艱钜,望君侯批準,從遼東郡輸入一些戰馬。”
“說說看,需求哪些支撐?”
劉毅首要的任務已完成,接下來便是一些小事,比如,公孫康但願派家屬嫡派職員前去曆山大學學習等;高順估計這是公孫康變相的派來人質,便一一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