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對方放棄這麼大的好處,連老巢都捨棄了,必定有更大的籌劃,審配更不敢接這好處了,不然將打亂主公的打算,便反對道:“羌漢戰役持續百年,傾朝廷之力尚且不能平叛,我家主公可冇這麼大的財力,除非停止向朝廷交納賦稅,不然可不敢擔此重擔,壞了朝廷的打算。”
李儒想把涼州塞給高順,成為高順的承擔;審配不敢等閒接下,他的任務是與朝廷達成和談,停止向朝廷交納賦稅。
李儒明白董卓的表情,忙欣喜道:“冠軍侯非淺顯人,氣力如此微弱,仍然不想節製朝廷,隻想撈好處,讓我們頂住士族的進犯,實在是太聰明瞭。”
李儒估計審配是嫌好處不敷,便說道:“三輔地區和安寧郡、北地郡,皆劃給冠軍侯,此舉可好?”
審配心想,如果能達成主公的要求,提早拿下涼州和三輔地區,何嘗不是一件大功。
審配對蘇雙的照顧感到非常對勁,主公對任何方麵都考慮的如此細心,安排的職員實在太稱職了。
兩人顛末半天的爭辯,終究達成分歧定見。
對審配來講,用青州的稅賦,換這麼多地盤,也不虧;至於青州和冀州的稅賦之事,隻能等歸去後與主公、智囊祭酒等人持續協商彆的體例。
兩邊皆大歡樂。
蘇雙把這些請柬遵循首要程度擺列,起首要插手李儒的宴請。
審配插手世人的宴請,蘇雙每次都細心籌辦禮品,並提早詳細向審配交代各家的環境,製止審配做犯弊端的判定,影響主公的大事。
董卓詰責道:“打又打不過,逃又冇地去,莫非我們在此等死嗎?”
董卓內心苦啊,本想節製朝廷,過個安穩的日子,冠軍侯卻不想讓他得閒,逼他與關東諸侯相拚,如果他與關東諸侯拚個兩敗俱傷,冠軍侯出來撿便宜,那該如何是好?
對此,審配卻不想當即接下,來的時候,智囊集會決定,要穩定生長兩年,不想過早的參與中原爭霸,也不想過分的逼迫董卓,隻是停掉三州稅賦。
李儒道:“冠軍侯的品德天下皆知,安身邊陲,保家衛民,世之表率,儒佩服有加,故此,朝廷決定,將涼州劃爲冠軍侯的防區,派兵安定涼州兵變,還百姓安寧的餬口。”
已經托了五天了,不能再持續拖下去了,李儒決定拿出他的終究計劃,好好的與董卓談一次。
涼州的環境,董卓等人最為熟諳,羌人是殺不完的,朝廷對此都無可何如,冠軍侯能有何體例?如果其深陷出來,必定有力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