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不但是我看過了,王爺也看過了,不但是如此,就連兵工廠的工匠也都人手一本。”
於燧然回身就走,到了屋門口。恰好和吳凱傑劈麵撞在了一起。
“那是他們冇有目光。”吳凱傑笑道:“先生書中記錄了機器、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采煤、榨油等項。這內裡有關乎兵器的,有關乎民生的,有能發賣外洋,賺取金銀的。哪一樣不是國計民生,軍隊想打贏戰役,就要糧餉充沛,就要兵器精美。遠的不說,您在書裡頭寫了製作黃銅的體例,這就能用來造炮,造地雷,造槍彈。彆說是王爺,就連軍中大將也有很多看您的著作的。”
他故意找於燧然的倒黴,不過轉念一想,當務之急還是把宋應星給拉過來,這可比甚麼都首要。
“長庚兄,你也是進士出身,正所謂君子不器,治國畢竟要靠賢人的微言大義。現在天下大亂,就更應當防著武夫擅權亂政,你如何還能幫著他們說話呢!”
於燧然決然點頭說道:“長庚兄。兵法有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治天下在於品德民氣。不在兵器。顧振華治下丘八放肆,販子張狂,到處唯利是圖,置祖宗法度於不顧,如此下去,大明的江山遲早要崩在他們手上。特彆放肆的是顧振華和他的虎倀竟然攻訐賢人,用心何其險惡。放縱此等奸賊,遲早……”
“哼!倖進之臣!”
說著吳凱傑把懷裡的《天工開物》放在了宋應星的麵前。
實在想想也曉得,眼下的文人都盯著科舉取士,盯著四書五經,瀏覽遍及的,也都把工夫放在了詩詞歌賦上麵,對於工農業的技術,他們是千萬提不起任何的興趣。
宋應星被逼得急了,隻好點點頭:“吳大人,先請進吧,隻怕是宋某老邁昏庸,幫不了甚麼忙。”
“冇錯,就是他了!”吳凱傑鎮靜的說道:“去,把宋先生請過來,額不,該是本官親身去請。王爺看重的人物啊,該禮賢下士纔是!”
“不,不,不是這個意義,隻是宋某寫成此書以來,身邊老友無人有興趣,卻冇有想到竟然在安**當中廣為傳播,實在是出乎預感!”
“宋,宋先生,您冇事吧?”
“彆啊。”吳凱傑倉猝說道:“宋大人,我可有大事請教您,您如何能拒人於千裡以外呢!”
趕了一天路,安息的時候,吳凱傑在屋裡來迴轉了幾圈,俄然麵前一亮,倉猝說道:“快,快去把那本《天工開物》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