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罷,既然你不肯,本官也不好能人所難,至於昨日子你說的事,本官批準了,今後如果有甚麼別緻玩意,無妨直接來找我,我就在都城東坊,這是我的腰牌。”
“縣令大人,我籌算在城中開設一家鐵匠鋪,這是布令。”
當然,除此以外,李家那些個別緻的物件,也引發了趙致遠的重視。
“多謝大人厚賜。”
念至此,李振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氣。
何況水車也有耗損,需求修複和改換,大略算下來,賺個七八千錢兩不是題目。
因而,帶著趙致遠親筆寫下的答應冶鐵的布令,李振解纜去了三黃縣。
昨日,趙致遠向李振講了很多有關冶鐵需求重視的處所,比如生鐵的來源以及冶鐵的忌諱,李振已經有了一個開端的打算。
“無妨。”
很明顯,本身和縣令還冇有熟到這個境地,李振乃至連他麵都冇見過,這個麵子,不是賣給本身的。
畢竟是工部官員,還身負皇命,不成能在這裡逗留太久,以是李振在昨日就已經向趙致遠說出了本身的設法,但願批準他冶鐵,趙致遠欣然承諾。
“不必多禮。”縣令循聲看去,與李振對視一眼後,捋須笑道:“我從譚教員那裡聽到了很多關於你的事情,不算陌生。”
“這件事,趙大人已經和我說過了,既然獲得了布令,天然能夠開設,至於生鐵的來源,不是題目。”
既然已經下定決計,李振的目標便遠不止於此!
諸如八仙桌,馬桶,太師椅等物件兒,對他來講都很別緻。
望著小斑點似的,逐步消逝在視野範圍中的數架馬車,李振如有所思。
說著,趙致遠從腰間解開一塊兒腰牌,上麵雕刻這龍飛鳳舞的趙字,筆鋒蒼勁有力。
“教員?”李振嘀咕一嘴,瞥了眼笑而不語的譚哲彥,取出了懷中的布令。
“抱愧趙大人,小子才氣有限,孤負了趙大人的美意。”
“你倒是體味很多。”
比起農學監的助教,毫無疑問,工部的職位更勝一籌,並且李振還獲得了一名正三品官員的喜愛,能夠遇見的是,他如果點頭同意,將來的宦途不會太盤曲。
說實話,李振心動了。
“小娃娃,本官此番前來,其一是為了學習水車的製作體例,其二,陛下也有交代。”
也是道理當中,畢竟李振第一次見到趙致遠,得知他的身份後,差點給他跪下。
看譚哲彥恭敬的姿勢,李振不由得眯起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