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然聽到裡屋傳來的聲音,吃了一驚,扭頭往裡屋方向看去。
誰?
《論語》共有二十章,合計15900字,謄寫十遍就是近十六萬字。羊毫字又不像當代的鋼筆、中性筆,用羊毫字謄寫十六萬字,這得抄到甚麼時候。
這一段是楊師兄悲劇的直接啟事,楊師兄“或問二王”這一句冒犯了嘉靖帝的大忌,導致楊師兄彈劾嚴嵩不成,本身還被下獄問罪,最後慘遭棄市。
“子厚,你的意義我明白,但若因噎而廢食,難道不智。盛有本日,皆乃聖上汲引之恩情。我直言提示聖上,乃是為報皇恩,忠於臣子的本分。”楊繼盛聞言搖了點頭,並冇有采取朱安然所提的這一條建議,態度很果斷。
朱安然心中歎了口氣,實在內心也瞭解,楊繼盛這麼說實在並無不當,因為臣子直言進諫,確切乃是本分。汗青上,唐初宰相魏征就以勇於向天子直言進諫著稱,成為曆朝曆代臣子們效仿的表率。人無完人,皇上也是人,也有出錯的時候,作為臣子,發明皇上出錯後,莫非因為擔憂皇上見怪就不提示皇上了嗎?!如果如許的話,那還是一個合格的臣子所為嗎?!
“十遍實在不算多,一來謄寫論語能夠修身養性,二來能夠加深應箕的瞭解。不過,既然子厚都開口了,那就該抄五遍吧。”楊繼盛微淺笑著解釋了下罰謄寫《論語》的良苦用心,不過還是聽了朱安然的勸說,將罰謄寫十遍改成了五遍。
“哦,子厚不必擔憂,屋裡是犬子應箕。”楊繼盛微淺笑了笑,輕聲解釋道。
“這一點臨時不說。這第二點還請師兄務必考慮。”
“多謝父親,多謝朱大哥美意,不過男兒一諾令媛,應箕先前已經承諾謄寫十遍了,又豈能食言,還請父親收回成命,孩兒願謄寫十遍《論語》。”裡屋楊應箕年紀雖小,但是做事倒是很有原則,對峙要謄寫十遍《論語》。
朱安然看的很細心,研讀完楊師兄的奏疏以後,東方天涯都晨光噴薄了。
彆的,這一點題目相對於“或問二王”來講,乃是癬疥之疾,“或問二王”纔是真正的膏肓之病。
朱安然話音剛落,就聽到裡屋寢室裡傳來一聲杯子打翻的聲音,彆的,模糊還聽到一聲恍惚驚呼。
“子厚,你我之間,另有甚麼不好開口的。子厚有何見教,但請直言,盛,洗耳恭聽。”楊繼盛見狀,不由微淺笑了笑,伸手做了一個請的姿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