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然隨另一名差役前去客房等待,在路上向其問道,“方纔張遠所言,浙江巡撫李大人是?”
“回朱大人,浙江巡撫李大人名諱李天寵,是明天方上任的。之前,李巡撫任徐州兵備副使,前段時候,李大人率兵在通州、如皋地區打退了好幾撥倭寇,戰績卓著,聖上特升李大報酬浙江巡撫,明天上任的。”
“我省的。”朱安然點了點頭,“有勞你出來通稟吧。”
李天寵李大人,朱安然固然冇見過,但是在當代,也曉得這位李大人的大略事蹟,這位李大人是位抗倭名將,是個好官,因為抗倭有功,一起晉升至浙江巡撫,不過可惜,本來能夠在抗倭舞台上大展技藝,但時運不濟,汗青上,他跟張經是難兄難弟,兩人落到了同一個悲劇的了局......
待出了門,張楚峰問白副使道,“白大人,您下去還真要研討朱安然這離譜的推斷啊?”
這麼多衙門呢,明天朱安然丟了臉,明天就能傳遍應天各大衙門,後天就能傳遍應天宦海......
白副使微淺笑了笑。
在朱安然前腳分開後,前麵白副使暴露一副驀地想起的神情,扭頭向一旁的張楚峰說道,“張大人,你方纔讓朱大人快些去兵部稟告告急軍情,我這會忽地想起來,今早臬台大人讓你去請胡宗憲巡按過衙商討來歲分巡道有關事件,胡巡按不是答覆說兵部明天上午函請了戶部、江浙巡撫等有司以及一些將領集議兵事,他上午恐怕冇偶然候,他日再來衙門商討嗎?這會他們應當正在兵部集議兵事來著,朱大人這會疇昔,不是......”
“嗬嗬,前次有勞你引我拜見張尚書了,如何會不記得。”朱安然微淺笑了笑,接著一臉嚴厲的說道,“張遠,我本日有告急軍情上報張尚書,煩請你出來通稟。”
張遠出來通稟時,集議正在停止,張經另有些不悅,“本官不是交代,若無緊急之事,不得打攪嗎?”
朱安然出了提刑按察使司衙門,一起馬不斷蹄趕往兵部衙門,到了兵部衙門翻身上馬。
是的,白副使冇有看錯,張楚峰就是用心的。
“朱大人,您來了。”值班的差役前次歡迎過朱安然,一眼就認出了朱安然,上前躬身問好。
“哦,如許的話,那你做的很對。”張經點了點頭,神采好轉,乃至還鼓勵了張遠一句,接著對其交代道,“既是告急軍情,那你速速請朱大人前來。朱大人是知兵的,待報完告急軍情,恰好也能夠列席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