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乾胥吏等皆跟著擁戴,說著歡迎的話,一個個身子躬的跟蝦米似的。
淩晨,薄薄的晨光覆蓋在柳河鎮上空,彷彿給小鎮灑上了一層金輝,白牆綠瓦的江南鎮子披上了一層金色的紗衣,彷彿貴氣的少女亭亭玉立。
世人持續在鎮口,翹首以盼。
就在張縣丞等人將近放棄的時候,看到了原處一頂富麗的肩輿呈現在視野中。
在張縣丞等人麵前放下肩輿,前麵的一個內侍彎著腰掐著蘭花指翻開了轎門。
相對於不耐煩的李典史等人,姚主簿則是立在原地,輕搖摺扇,麵上淡定不已。
“快快快,都給我打起精力來,謙公公來了。劈麵過來的這頂肩輿裡坐的就是謙公公。”張縣丞一邊清算衣冠,一邊對李典史等人說道。
直到日上三竿。
“是是,張大人經驗的是。”
一看到這頂肩輿,張縣丞眼睛都亮了。
“姐夫,這都甚麼時候了,這謙公公如何還不來?當初給他說的明天上午嗎?”
“多謝公公成全。”張縣丞連連伸謝。
太陽持續高升,間隔中午也就差不了一個時候了,暮秋的太陽很毒,鎮口等候的張縣丞等人不由得汗流浹背。李典史等人又故態萌發,思疑抱怨了起來。實在,此時張縣丞也不由有些思疑擺盪了,麵有擔憂,在原地踱步了起來,謙公公該不會真是忘了吧?!還是說記錯時候了?!
這是一名眉清目秀、眼角帶笑的小寺人,年紀約十八九擺佈,身著一身紫色內侍服,穿著料子一看就比抬肩輿的小寺人要高好幾個品級。
出鎮辦事的人都返來了,看到張縣丞他們仍然在鎮口,不由側目,咂舌不已。
“多謝公公成全。”一乾胥吏跟著伸謝。
張縣丞等人倉猝又是恭維,接著將禮品奉上。
李典史站了半天,站的的腿都麻了,加上太陽又熱又曬,以及路人非常的目光,他早就等的不耐煩了,忍不住對一旁的張縣丞抱怨了起來。
一乾胥吏連連點頭,重新打起了精力。
“哼!這點耐煩都冇有?!還想交友朱紫?!當初劉皇叔三顧茅廬,才請來了射中的朱紫諸葛亮,現在不過是讓你們多等了一時半晌,你們便受不了了?!如何成績大事!”
“啊,謙公公來了。”
一聲尖細的笑聲從肩輿中傳來,接著一隻掐著烏黑繡帕的手從肩輿裡伸出來,前麵的內侍殷勤的扶了一把,肩輿裡的仆人從中走了下來。
柳河鎮早就醒來了,進鎮的,出鎮的,很多人都看到了張縣丞他們一行,然後都不由將目光在他們身上多逗留幾眼,這是在等人嗎?這麼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