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爐鼎,坎離降升。淵深耽味,重玄唱喝。赤水玄珠,順逆乃成。千變萬化,總歸一貫。現在而後,宇宙在乎手,造化備於身,能夠大休歇,能夠大恐懼,能夠大安閒。睹玄珠之有象,鍊金液以有成,感神明之告人,忽心靈而自悟,比沉痾之頓蘇,猶大夢之驚意,通身是汗,瞽目開通。雖世無拔山竭海之力,又無補黥去毒之方,唯道心可駕拯溺之慈航,唯玄微可仗斬邪之慧劍,得之乎內,守之者外,用之者神,忘之者器。五行順兮常道有生有滅,五行逆兮丹體常靈常存,金石不能比其剛,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圓而不規。來焉莫見,往焉莫追……
無休無止的慾念,澎湃而來!
這四人加上徐佑,合五人之力,不敢說智計和學問天下無敵,可起碼勉強夠得上那十人之數裡的一個!
道未變成神時,無端無緒,偶然偶然,都無諸欲,澹泊不動不搖。及變成神明,神者外其光亮,多所照見,使有情意,諸欲因生,更亂本真。或謂思不能複還反於道,便循環五道,困於五欲,惑亂六情。
何濡、腐敗、左彣,三人中有兩位小宗師,對武道的瞭解已靠近化境,特彆腐敗,修習的青鬼律包含萬象,師從陳蟾對天師道道法也有很深切的認知。至於何濡,他是陰符術的傳人,聰明才乾,當世幾近不作第二人之想,對佛道兩教融會貫穿,學究天人。另有寧玄古,能和孫冠對峙三日,又是魏元思最鐘愛的小徒,他雅量高致,為了表白絕無介入道心玄微大法的野心,婉拒了徐佑聘請他來明玉山共同參詳的建議,隻是多次手劄來往,供應了無數鞭辟入裡的觀點,製止了墮入一字之誤、謬以千裡的歧途。
“空,便是空!”
想那魏元思閉關五年,不但神功未成,並且被反噬道心,畢生有望晉位大宗師,引為畢生憾事。不問可知,這道心玄微大法必然有不為外人道的凶惡,或許在修煉過程中就會逐步閃現,徐佑自問論才乾和修為遠不及魏元思,前賢未竟之偉業,他可否畢其功於一役呢?
腐敗點點頭,道:“平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神化氣,氣化精,精複化神,三一相合,名為渾沌。道,自渾沌中而來……這個道,就是道心玄微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