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文武[第1頁/共4頁]

祝元英點頭道:“不錯,安休明雖得位不正,可畢竟已即位稱帝,我們身為臣子,若冒然舉兵,被他扣以圖謀不軌的臭名,軍心必亂。”

無兵無將有力無勢,憑藉徐佑的不幸蟲,還能把天捅個洞穴不成?

祝元英喜不自勝,道:“如此,大事可成!”

多年未見,朱智不見老,反而精力光明,氣勢內斂,給人的感受從鋒芒畢露的劍變成了不動如山的鼎。

潯陽,就是白居易《琵琶行》裡開篇那句“潯陽江頭夜送客”的潯陽,徐佑前後兩世,都是第一次來到這個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的天下端倪之地,所見所聞,非常新奇。

詹文君現在住到了明玉山,兩人的乾係不管如何瞞不住的,徐佑忙賠著笑道:“四叔彆打趣我了,江夏王府的詳情,還得四叔指導。文有顏婉,武有何人呢?”

“這位是江州司馬宋晃,勇猛善戰。”

徐佑起家下拜,道:“四叔為國為民,殫精竭慮,小侄為那些免受兵器之苦的百姓謝過四叔!”

身邊的主簿、司馬、長史等人無不惶恐,他們這位刺史能夠說智絕當世、洞明燭照,常日裡不管措置政務還是斷獄訣訟,皆是雲淡風輕的安閒和不動聲色的通俗,本日卻為了徐佑開中門親迎,又不顧形象的喜形於色,哪怕幽夜逸光享譽江東,徐佑並非淺顯人,這個禮遇也過分了些。

“幸得四叔提示,我會謹慎和顏婉打交道!”徐佑俄然笑道:“不過,我傳聞顏婉名字像是婦人,可長相卻勝似屠夫……”

徐佑愣了愣,唇角揚起,道:“四叔所言極是!”

祝元英正色道:“若江夏王也能歸正,大事可期!隻是……江夏王神明爽發,雄決於武,毫不甘居於人下。若幸運滅賊,天無二日,臨川王何故自處?”

徐佑擊掌讚道:“公然豪傑了得!我等舉義平賊,有檀孝祖如有一虎,真是天佑我也!”說完和朱智對視,同時大笑。

祝元英如數家珍,道:“檀孝祖,梁州人,出身寒苦,十五歲時幸得寧朔將軍趙倫看重,得以踏入軍伍。兩年後趙倫平蠻時戰死,臨時之際,保舉他入了征北大將軍何方明的幕府,受何征北悉心教誨,可謂亦師亦友。厥後何方明謀逆被族誅,幾大得力部下也難逃一死,不過檀孝祖年紀尚幼,名聲不顯,從滅族案裡脫身,轉戰各方,立下赫赫軍功,被先帝賞識,派給江夏王出鎮荊雍要地。能夠說檀孝祖儘得何方明的衣缽,用兵神鬼莫測,這些年前後安定緣沔諸蠻、鄖山蠻、犬羊蠻、五水蠻等西南蠻族,大大穩定了荊雍的局勢,是江夏王身邊最不成輕視的人物。”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