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此處脫『禁於微』三字,據陳奇猷說補。
衛靈公之時,彌子瑕有寵於衛國。侏儒有見公者曰:臣之夢淺矣。公曰:奚夢?夢見竈者,為見公也。公怒曰:吾聞人主者夢見日,奚為見寡人而夢見竈乎?侏儒曰: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當也。人君兼照一國,一人不能壅也。故將見人主而夢日也。夫竈,一人煬焉,則先人無從見矣。或者一人煬君邪?則臣雖夢竈,不亦可乎?公曰:善。遂去雍鉏,退彌子瑕,而用司空狗。
或謂:昭王之問也有失,擺佈、中期之對也有過。凡明主之治國也,任其勢。勢不成害,則雖強天下無何如也,而況孟嘗、芒卯、韓、魏能奈我何?其勢可害也,則不肖如耳、魏齊,及韓、魏猶能害之。但是害與不侵,在自#6侍罷了矣,奚問乎?自#7恃其不成侵,則強與弱奚其擇焉?夫在不自恃,而問其何如也,其不侵也幸矣。申子曰:失之數而求之信則疑矣。其昭王之謂也。知伯無度,從韓康、魏宣而圖以水灌滅其國,此知伯之以是國亡而身故,頭為飲杯之故也。今昭王乃問孰與始強,其畏有水人之患乎?雖有擺佈非韓、魏之二子也,安有肘足之事,而中期曰勿易,此虛言也。且中期之所官琴瑟也,弦不調,弄不明,中期之任也,此中期以是事昭王者也。中期善承其任,未慊昭王也,而為所不知,豈不妄哉!擺佈對之曰弱於始與不及則可矣,其曰甚但是諛也。申子曰:治不踰官,雖知不言。今中期不知而尚言之。故曰昭王之問有失,擺佈、中期之對皆有過也。
孫子君於衛,而後不臣於魯,臣之君也。君有失也,故臣有得也。不命亡於有失之君,而命亡於有得之臣,不察。魯不得誅衛大夫,而衛君之明不知不悛之臣,孫子雖有是二也臣以亡,其以是亡其失,以是得君也。
#3『葉』誤為『築』,據陳奇猷本改。
魯陽虎欲攻三桓,不克而犇齊,齊景公禮之。鮑文子諫曰:不成。陽虎有寵於季氏而欲伐於季孫,貪其富也。今君富於季孫,而齊大於魯,陽虎以是儘詐也。景公乃囚#10陽虎。
或謂:管仲之所謂言室滿室,言堂合座者,非特謂遊戲飲食之言也,必謂大物也。人主之大物,不法例術也。法者,編著之圖籍,設之於官府,而布之於百姓者也。術者,藏之於胸中,以偶眾端,而潛禦羣臣者也。故法莫如顯,而術不欲見。是以明主言法,則內卑賤莫不聞知也,不獨滿於堂。用術則敬愛#8近習莫之得聞也,不得滿室。而管子猶曰言於室滿室,言於堂合座,非神通之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