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挑釁[第1頁/共3頁]

鄂縣乃江濱兵馬之地,居荊州與江州的水道中段。雷遠統領三州軍務後,在鄂縣東麵的虎林、樊山設置軍屯,作為沿江的首要軍事要塞。

吳班歎了一聲:“都說江東軍的精銳去了遼東,又變更了上千艘的軍船來運送軍隊、維繫後勤物質供應。但是,以我在江州所見,留在江東本地的兵力還是嚴整,守備也如平常那般有條不紊,並冇有覷得甚麼空子呢?”

荊、交兩州在前年的大戰中固然取勝,但兵員、物質的喪失都龐大非常。以後療攝生息,雖元氣漸複,也一時有力調雄師、興大戰、幸虧中樞隻要雷遠以少量精銳兵力見機行事,那倒冇有題目。

而就在這類威懾之下,孫權連頒將令,使江東軍船大肆調集,運載兵馬北上一搏,且非論目標究竟如何,其目光、膽量、下決計的勇氣,真是非同小可。

早前陸議親赴江陵,一方麵采買物質以供江東出兵所需,一方麵拜見雷遠,懇請他對江東軍事行動的諒解。

數月前,吳班曾領一隊船隻順江直放,直抵皖口周邊,遭江東水軍反對。吳班擺出不吝撞船的架式,硬生生在江東如林檣櫓當中衝了出來,安然返回柴桑。

鄂縣間隔柴桑四百八十裡,水軍全速逆流而下,兩日可達。而與柴桑隔著彭蠡澤對峙的,便是江東的軍事重鎮彭澤縣,兩地的間隔隻要六十裡。

此等大事,天然不是雷遠單獨決定的,故而他當即遣人飛報成都中樞,同時又催促江州方麵的吳班、廖化,多遣密諜、標兵,儘量掌控江東軍的意向。

吳班這兩年,垂垂把江州的水陸兩軍都管束自如了,又遵循本身的經曆和目光做了很多調劑和晉升,正在大誌勃勃的時候。之前已經好幾次與江東水軍正麵對上,相互船隻磕碰威脅了。

逼近到兩裡擺佈,水寨的望樓上,瞭望的士卒開端揮動旗號表示鑒戒,弓弩手有條不紊地登上寨牆上凸出的墩台,並有鳴鏑連響,開端向遠處的軍屯傳訊表示。

考慮到作戰需求,江州軍船的船體遍及小而堅毅,行進快速。如赤馬、先登等舟,皆用厚重木料製作,再以牛皮覆蓋船體,隻留出箭孔和察看孔,彷彿飄浮在水麵的黿、鱷之類披甲植物。在船頭還分外裝著覆蓋鐵甲的鋒利撞角,用於戰陣衝撞。

跟著雷遠的身份漸高,兩人前後都成了統領重兵的初級軍官,相互一年多冇見了。吳班出麵聘請,王平欣然從命。

這一日軍船的行進線路,是先往江北,看過尋陽、鬆茲一線,再折而往南,從彭澤縣的江東水軍大營前顛末。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