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項,雷遠都不放心。
以是,雷遠必必要有中轉郡國以下的渠道,必必要巡行郡縣,沿途任命、彌補處所官吏,使交州的漢蠻百姓和郡縣官吏都得厚交州之主的威風,使他們明白一個再清楚不過的事理:
他以賴恭、馬忠留守蒼梧措置政事,吳班暫代軍府碎務,自領扈從和帳下精兵兩千人,再加上賀鬆、雷澄兩人各領本部甲士五百,張魯、閻圃這對昔日主從隨行相陪,預備出行。
在馬忠、閻圃兩人說到的啟事以外,另有一個考慮。
但中樞的思路,對雷遠來講,也是個很好的提示。
龐統看到交州文書的第一反應,是要擇一機遇,讓交州的二千石見地見地漢中王政權的威儀和強大,獲得他們的虔誠。而在雷遠這邊,某日裡馬忠和閻圃連袂來拜見雷遠,也道:
雖說交州號稱有一年兩熟之稻菽,但那東西更像個傳說或者生造出來的吉祥,起碼蒼梧、南海、鬱林這些處所,仍然保持中原漢地春耕秋收的風俗。
雷遠承諾給的,必然會給,不會打一絲一毫的扣頭;但他不給的,誰也彆想搶!
“交州兵亂日久,終得安寧,這既出於朝廷數百年對處所的恩德,也是將軍赫赫聲望而至。將軍現在已大抵把握了交州,但要真正把握交州,將威聲落到實處。最好大張旗鼓,巡行交州郡國,安撫百姓、選任官吏以補處所之闕,彰顯將軍的英斷明察。”
這兩人講的很委宛,但雷遠聽得懂。
天下間的智者所想,多有相通的處所。
因為有威懾處所的企圖,以是吏員們還網羅府庫,籌辦了完整的將軍儀仗。到一月下旬的時候,這支步隊從廣信解纜,巡行各地。
民伕們是不是被及時放歸?他們回籍的路上,縣鄉各地,有冇有派人帶路,有冇有沿途安排食宿?民伕們應得的平賈資財,是否完整地發放到每小我手裡?會不會有人企圖剝削?他們在工程中如果受傷抱病,有司是否賜與了充沛的賠償?
彆說交州了,關羽在荊州,與成都中樞在各方麵的磕磕碰碰一樣少不了。當日諸葛亮、關羽、雷遠三人的江陵麵會,為了各自的訴求不知辯論了多少內容,可臨到了實際,總還會有更多須得磨合的處所。當然,以關羽的身份,又要比雷遠硬氣很多,傳聞比來幾個月,已經好幾次讓成都使者下不來台。
綜合這些啟事,雷遠很快做出決定。
在中樞的角度,對處所的管理不能完整拜托給雷遠這個左將軍,而極力直領受控郡國,起碼保持與郡國太守的暢達對接。那麼,站在雷遠的角度,對處所的管理更不能完整拜托給各郡國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