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馮習[第1頁/共3頁]

馮習所部率先渡江了麼?

或許正因為這個原因,在等候後繼船隻泊岸的過程中,三人談說些所打仗到的地理、情麵、交戰攻伐之事,竟然都感覺非常鎮靜。更兼相互內心有事,愈發成心交友,越說越是興趣盎然。

厥後張繡病死,馮氏兄弟所領兵馬又被調到南線。在赤壁之戰的時候,與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等將所部皆受章陵太守趙儼督護,佈陣於江夏以西。

馮習趕緊躍上馬來,遵循幫手見到主將的端方,一絲不苟地行了禮,又笑道:“不過是來往馳驅,費些鞋襪;遠不如續之南征北戰,屢破勁敵的威風。續之,我來此是做你的幫手,但有叮嚀,便請說來。”

船高低來數人,任暉迎上去問了兩句,便領著此中一人往城池而來。兩邊在門路中段集合。

這時候,馮習、霍峻、向寵、杜普四將所部及時到來,就非常首要了。

李嚴聞絃歌而知雅意,曉得雷遠名為驅逐後繼兵馬,實則藉機揭示荊州軍的力量,以果斷他投效玄德公的決計。李嚴本人又何嘗不想藉此機遇再見識下荊州將校們?當下痛快承諾了,兩人徑往城外去。

夷陵雖不是大城,但要將其完整節製,隻靠四百多馬隊是遠遠不敷的。

對這等疆場前輩,雷遠夙來是尊敬的。聽得馮習號召,他先按轡上馬,問候道:“休元將軍,於路辛苦了。”

曹公敗北今後,經華容向北撤兵,賣力斷後的馮楷、馮習所部被玄德公領兵猛攻,馮楷戰死,馮習不得已而降伏。

疇昔數十年間,天下群雄並立,旋起旋滅,而在較基層的文官武將來講,自始至終仕於一主、不吝死亡殉身的忠臣義士到底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就像馮習、李嚴如許隨時勢而動,飄若陌上之塵。

一行騎隊快馬加鞭,剛走了半程,便看到陣勢較低的船埠處,一艘快船穿過起伏波瀾,搶先泊岸。

玄德公本部精銳三萬餘,和吳軍對峙半月,多少雄兵虎將同心合力,不過與吳人平分秋色。而雷遠領著自家宗族部曲,竟然旬日之間連敗吳軍重將,幾近粉碎了江東在荊州的半壁江山?再考慮到此前有傳言說,原駐岑坪的周泰之死,也和雷遠脫不了乾係……這就的確有些可駭。

“好極了。”雷遠站起家來。

馮習出身於南郡鄉豪,在劉景升招誘張繡屯兵於宛城時,與兄長馮楷領著鄉裡遊俠少年投入張繡麾下。建安二年時,兄弟二人蔘與過對曹公的偷襲,厥後伴同張繡退保穰縣。建安四年張繡再度投奔曹公,馮氏兄弟跟從張繡在官渡、南皮等地作戰,各有軍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