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的戰役,乃是渤海國走向滅亡的致命傷。在疇昔二十多年的時候,契丹和渤海**隊產生了大大小小三十餘次的戰役,根基上都是以渤海國的失利而告終,西方的國土正在不竭的縮小。本來渤海國引覺得豪的盛產人蔘的南姑蘇、新城州、哥笏州、蓋牟州等地區,都落入了契丹人的手中。這些地區還是渤海國首要的產馬地。
大祚榮審時度勢,在今吉林省敦化縣敖東城建立靺鞨政權,以武則天封其父為震國公之“震國”作為國號,自稱震國王。震國建立後不久,唐中宗複位,派恃禦史張行岌招慰大祚榮,大祚榮即遣子入侍,臣屬於唐。唐睿宗李旦即位後,於公元唐天賦二年遣郎將崔忻攝鴻滬卿往祚榮所處,拜其為左驍衛大將軍、渤海郡王,並且以其所統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榮隨即去靺鞨號,同時以“渤海郡王”的“渤海”代替“震”為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