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昔沉默半晌,越覺本身現在身份非常倒黴。身為謝庭嶸的通房丫頭本就招眼,如果本身行動間不加謹慎,不免會引得旁人側目。如果能撤除這個身份,在府中的活動豈不是更加便宜。剪昔越想越覺不當,她思前想後,忽的靈光一現。
不,必不會的……這人間,誰又願與罪臣扯上聯絡呢?隻怕他也是避之不及的罷。
恰是因著此番原因,趙文華對謝庭瑛未有多少顧忌之心,反倒對謝庭瑛格外看重。畢竟,誰都不會討厭身邊多一個荷包子。至於謝庭瑛是不是真的聽話,在他一通真金白銀的守勢下,倒是未有幾人以為他有旁的心機。
那樣的人兒,見過一次便叫人入了心海,隻可惜姐姐與他終是有緣無分。不知他的琴音當中,可曾記得為姐姐悲鳴一聲。
這謝家四子寒木春華,各有千秋,在聖都城中也算是排的上號的人物。雖說其間隻要一子是趙文華所出,可這聖京中的貴夫人但是戀慕趙文華戀慕的緊呢。嫡庶之差,本就六合相彆,怎奈這謝家家訓在此,倒是另招了些許禍端出來。
半晌之間,剪昔已將這段時候中所知動靜儘數在鋪於心中。明麵觀之,謝庭嶸這一派占有了統統的上風無疑。但剪昔始終感覺,襄國公府這攤看似風平浪靜的湖麵之下,似是埋冇著甚麼不為人知的詭計。且莫說旁人,單就一個寶銀,已是讓剪昔拿不定主張了。
現在且說剪昔思前想後,感覺還是先將這襄國公府中的各方權勢理清,方是正道。
那謝庭嶽雖說不幸身故,卻留了一子活著,名喚謝淵。誰知禍不但行,崇德三十一年時,謝淵於園中賞花之時不幸落水。雖說性命無礙,可高燒三日不退,好不易醒了過來,卻成了一個不會言語的癡兒。小何氏心神俱傷,命令封閉院門,日日吃齋唸佛,再不踏出房門一步。經此一事,那些本對謝淵存有胡想的族眾,也完整息了心機。
剪昔心底悄悄一顫,竟想就此回身逃脫。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化。
剪昔入府半月不足,也隻瞧見過李氏一次。瞧著模樣,頂多算得上是小家碧玉,隻不過未曾言語,倒是不知其性子如何。幸虧謝庭瑛身側未有小妾一流的人物,她的日子也算好過些許。
直至此時,襄國公謝永忠共有兩位老婆並兩位妾室,原配何氏,育有一子謝庭嶽,排行老邁。續絃趙文華,育有一子謝庭嶸,排行老四。妾室顧姨娘,育有一子謝庭玉,排行老二。妾室鄭姨娘,育有一子謝庭瑛,排行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