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薑“哦”一聲,坐床沿垂首看著紅繡鞋愣會神,才道:“你把我那雙秋香綢麵艾綠鎖線鞋兒拿來。”
田薑聽老夫人提起過,都城內世家大族皆設有義塾,沈府天然不例外,義塾所需銀兩皆是沈二爺支費,並親身請年高有德之大儒葉化成掌塾,來教養族中後輩,順帶提攜資質聰慧且勤奮苦學的。
更況凡至他這處讀書,需得交十兩束脩,瞧她空空兩手很不上道......把茶盞重叩在桌上,神采就欠都雅。
把左手給她們看:”瞧,當今另有罰過的陳跡呢。“
翠梅趕緊去取,待趿好鞋洗漱畢,正吃早餐的當兒,沈荔和沈雁由丫環陪著,說是要去族裡義塾上女學,走時特來存候。
這時有個婆子來傳話,二門馬車已備好,時候不早需得從速走了。
田薑看她謹慎翼翼的模樣,心底出現多少疼惜。
昨晚沈二爺走後,她等的睡著了,瞟眼鴛枕很平整,他應是冇返來。
沈荔已經眼淚絲絲的,田薑阻過鄧嬤嬤,略思忖起家,拉著沈荔走至書案前,從小屜裡取出一條長細錦盒,笑著遞給她:”這有支竹刻花鳥紋羊毫,你爹爹很多好文章都拿它寫成,現給荔姐兒拿去用罷,也能像爹爹那般的本事。“
”先生還請留步。“田薑站起家,聲音沉定:“本日書未讀,課業也未授,先生怎就自顧要走呢?”
田薑笑了笑道:”不瞞先生說,門生來時,有扣問過義塾那邊讀書之表弟,曉得那邊先生授業鬆散,午前首帶後輩讀四書五經,再背熟與先生聽,午後吟詩作賦製藝,再臨摹名流字帖,排得非常滿當。先生卻要作陪朋友,將我等放牛吃草整日,便是說於三夫人聽.......定也不肯的。“
她隨念幾個聲律考她倆,不過就是茶對酒、賦對詩,落絮對遊絲,野叟對溪童等通例對仗,見她倆皆答的磕磕碰碰,神情頓時凝重起來。
“兩年。”沈雁答覆的不假思考。
沈雁翻眼想想:“《訓蒙駢句》纔讀完,先生今要講《詩經》第一本。”
................................
田薑命嬤嬤提來她們的文物匣子,揭開來察看,沈雁的一應俱全,唯沈荔的獨缺支筆,鄧嬤嬤神情嚴峻,忙陪笑道:”是老奴粗心了。“即回身要歸去拿。
她放緩了語氣:”雁姐兒可也在這裡!“
田薑有些不敢置信,便是門生再癡頑,《訓蒙駢句》最多數年就能教透,豈用得著荒廢兩年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