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閣老愁悶地低下頭去:“冇甚麼。”
總得來講,天門山彆名東梁山或博望山,是一座不大的山梁,位於長江東岸,與西梁山,兩山夾江而立,好像天設之門;瞭望又像妙齡女子的兩道細眉,故彆名蛾眉山。長江流到此處的時候因為拐了點彎,以是江流倒也安穩。
可現在好了,還冇等寧鄉軍救兵到,本身因為驚駭先逃了。此事朱大典必定會上折槍彈劾的,這份摺子隻要一送到南京,他王鐸當即就會身敗名裂淪為世人笑柄。到最後,反成全了朱大典的名聲,叫他去當郭子儀了。
這一仗當真是驚心動魄,直聽得王鐸渾身是汗,忍不住以手拍著船舷,衝動地叫道:“真想不到阿濟格雄師竟然被打敗了,空前大捷,空前大捷啊!糟糕……”
“閣老出來乘涼了,身上的傷可好了些?”一個聲音從背後傳來。
不過轉念一想,軍漢不都是如此。自北京淪陷,崇禎天子就義以後,武夫當國,一個個都放肆得緊。比如高傑和黃得功,就向來冇有將朝廷放在眼裡過。
是啊,真是太愁悶了。按說,本身總督天下兵馬,乃是大勝關守軍名義上的統帥。這一仗博得潔淨標緻,可謂奇功一件。阿濟格潰,大勝關守住了,南京也就守住了。南京存,大明存。作為這一戰的總批示,他王鐸可謂是國之柱石,可謂安定安史之亂的郭汾陽郭子儀。
約莫也是認識到本身的話說得刺耳,風雅和緩下語氣,詳細地將大勝關之戰同王閣老說了一遍。
“前麵?”
姓朱的牲口和馬瑤草沆瀣一氣,又有此大功在手,將來如果得了勢,朝堂之上怕是再無老夫的立錐之地。
聽他提起本身臨鎮脫逃一事,王鐸一張老臉紅得像是要滴出水來。還好天氣實在太暗,這纔沒有大大地出醜。
“好的,好的。”被他打斷了話頭,老王有些不歡暢,隻得依著影象將天門山的地理環境大抵地同方惟說了一遍。
“啊!”王鐸驚得連退幾步,幾乎坐倒在地。
“就是那邊,是阿濟格的殘部一千人及吳三桂關寧主力。”風雅嘿嘿地笑起來:“建州一千餘人不敷掛齒,至於關寧軍。哈哈,好大名頭,本日,某要讓關寧鐵騎完整成為一個汗青名詞。”
如果彆的軍鎮,一個海軍統領卻算不得甚麼,最多是個海防遊擊將軍罷了。不過,揚州鎮對海軍非常正視。這些年,鎮中的產出大半都投到這支軍隊裡,用來造艦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