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敵情分析[第4頁/共5頁]

哈爾濱鬆花江兩岸;

鐵道旅(又稱鐵道衛隊旅)體例共分6個團,團分3大隊,每大隊分4個營,每營兵額200名,每大隊合800人,每團計2400人,全旅6團總計兵數約15000人,分駐東、南、西3線各站,其司令部駐哈爾濱。”

張紹曾持續講授道:“外阿穆爾軍區護路軍擺設的特性是――完整野戰化和水久性。以哈爾濱為中間,在鐵路東、西、南(至長春)各線衝要和首要城鎮――海拉爾、博克團、富拉爾基、橫道河子、記河、長春均屯以重兵。在鐵路西線所穿越的內蒙古地區和鄰近外蒙古的邊沿地區,也屯駐了大量軍隊。這充分表白沙俄欲兼併中國北滿和節製內、外蒙古地區的悠長企圖。

“是!”

“甚麼體例?”

但是,因為日俄的固有衝突和秦時竹等人對日本方麵的讓步,日本遲遲不邁出決定性的一步,反而希冀俄國打頭陣,為其火中取栗,英美等國對於俄國在華權勢的擴大也予以了很高地警戒。為了搶占北滿好處,馬爾蒂諾夫迫不及待,乃至籌算單乾,籌劃“第一步從伊爾庫次克派第四西伯利亞步兵師和從外阿穆爾軍區派一個步兵師進入北滿,第二步,調第二和第三西伯利亞軍團和兩個哥薩克預備團進入滿洲,並籌辦從伯力調入一個步兵旅。”因為秦時竹等人的敏捷崛起和北疆國防軍組建,貢王案、呼倫貝爾等一係列分裂詭計的失利,再加上德國明裡暗裡的反對,俄國的上述打算纔不得不打消。

東路葉赫站、牡丹江站、牡丹江兩岸;

世人一片沉默,情勢如此!

“仇敵的兵力擺設我們已經根基清楚了,上麵大師闡發下,仇敵能夠脫手的地區。”秦時竹盯住沙盤看了半天,“隻要判定出仇敵的企圖,我們才氣有效的防備和針對性地擺設兵力。”

“計是好計,可惜不能真投入利用。”秦時竹說道,“眼下我國和俄國並未正式開戰,乃至連公開捲入戰役都還冇有,俄國在庫倫的駐軍是一向有的,前次攻打科布多,也是冒充了偽蒙軍的名義,如果我們搶先進犯,那便能夠授人以柄。我們固然被動,但這第一槍,是千萬開不得的。”

張紹曾、張孝準、蔣方震等一乾人等“啪”地立正,齊聲說道:“請大帥放心,我們必然竭儘儘力穩固邊防、保衛國度主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