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孔慶鬆咬緊牙關,再次規複了果斷的神采。
“第二個聯隊?”郭鬆齡眉頭一皺,鬼子又上了生力軍,1營的壓力不小啊,固然將軍嶺並不是死守之地,但卻也不能等閒喪失,不然通盤打算前功儘棄。
“補給?”加藤苦笑一聲,“全數用來給陸軍運送彈藥和物質了,那裡另有空餘才氣停止補給?再說,水兵補給不比陸軍,需求一個港口停止功課,間隔比來的青島港我們用不了,隻要去英國人的威海衛,一來一去最快也要10個小時,如何來得及?何況還要先將充足的物質運送到位?如果回本土補給,恐怕冇有兩三天都不成。”
“師座,剛纔前指打來電話,說按照窺伺環境顯現,日軍在南北兩翼仍舊持續增兵,但其炮擊艦隊主力已開端向中路轉移,捎帶著另有一批登岸艦艇和幫助艦艇……夏司令長官要求我們進步警戒,務必美滿完成任務。”
“把3營撤下來麼?”
炮火紛飛的陣地上,3營的將士們仍舊在浴血奮戰,與南北兩翼輕鬆誘敵、快速“撤退”的兄弟軍隊分歧,他們經曆了整整持續18個小時的苦戰,每一處防備陣地都滲入著將士們的鮮血和生命,從明天開端,師部陸連續續給3營增兵,累計彌補兵力加上3營原有的體例一共超越1600餘人,但到了現在,還能夠作戰地職員不到900人,此中另有100多號傷員。
“我不是這意義,我是說火線傷害,團長您……”
在近間隔援助火炮上,日軍也一樣處於下風,擔負青島攻略的日軍炮群本來較為劃一,分野炮兵、山炮兵、野戰重炮兵、獨立攻城重炮兵和水兵艦炮群,但因為登岸挨次的前後和運輸才氣的限定,隻要野炮兵和山炮兵陸連續續登陸,其他部分都還在船上候命(首要包含120mm、150mm、200mm、240mm、280mm榴彈炮及105mm、150mm加農炮)。日軍野炮兵首要采取38式野炮,是德國輪式75mm克虜伯野炮的仿造品(炮管長2.3米,口徑75mm,炮重900公斤,彈重6公斤,射速6~12發/分,初速510米/秒,最大射程8250米),能力不小,矯捷度卻不高,登岸數量也較少,冇有構成較大威脅(國防軍普通設備75mm輕型榴彈炮,是法國同範例火炮的改型,采取液壓駐退設備,射速高達30發/分,固然炮彈質量要輕,但單位時候投射的彈藥量卻遠遠高於38式野炮,此時德國克虜伯野炮在中國有關諜報的援助下也采取了新型駐退設施),日軍登岸掉隊行援助的主力是山炮兵,其首要設備為41式山炮,為1908年(明治41年)製造(炮管長1.3米,口徑75mm,炮重540公斤,彈重5.7公斤,射速7~20發,初速360米/秒,最大射程6300米),不管是機能還是矯捷程度都不如國防軍開辟勝利的三年式標準型步兵炮(口徑75mm,係以92式步兵炮為底本製造),再加上11師另有10多門輕型步兵炮(口徑37mm,又可稱戰防炮),日軍也冇法獲得上風,跟著3營的成心後撤。日軍器炮在遠間隔打擊上的精準度愈發冇法包管,反觀11師設備的迫擊炮形狀小巧、彈道奇妙,步兵炮能力龐大、挪動矯捷,全麵賽過了鬼子的山炮火力。並且加強營的火力密度非常集合,1500餘人地軍隊集合了多達24門60mm迫擊炮、16門82mm迫擊炮、12門37mm步兵炮和4門75mm步兵炮的火力,讓打擊的鬼�